雷蕾長在一個愛動物的家庭裏,小時候家裏最多養過1隻大狼狗、1隻波斯貓和6隻小貓。長大之後,她依舊喜歡小動物。流浪貓毛毛被當年合租的室友帶回家後,就一直跟著她,搬了三回家,長到了7歲。虎斑貓吉吉因為性格乖僻,在貓舍裏總越過欄杆廝打其他的貓,被前主人送給了她。
雷蕾的業餘時間很多花在了對毛毛和吉吉的觀察上。她告訴記者,毛毛的性格溫順安靜,平時總是趴在冰箱頂上,在屋子裏的製高點俯瞰所有人;吉吉因為小時候在貓舍生活過,對吃和地盤的不安全感和占有欲特別強,每次吃東西,它要先搶毛毛的吃,再吃自己的。因為總是爭搶著吃雙份,吉吉長了一個小小的腦袋和一個特別肥胖的身體,看起來很滑稽。
因為特別喜歡毛毛和吉吉,在觀察它們的同時,雷蕾拍了很多照片,上傳到微博、微信、ins、nice裏。到底拍了多少照片,看7歲的毛毛的反應就知道了,隻要手機或者照相機對著它,它就把臉扭開,或者皺著眉頭。雷蕾說,這是因為小時候照得太多,照煩了。
吉吉雖然當著自己世界裏的霸主,可對照相不排斥,它長得很呆萌,經常能做出意想不到的表情來,它的照片成了雷蕾曬出來的主力。“拍貓很難,因為它特別容易動,隻有它對你特別放心時,才能拍到好的照片。吉吉因為胖不愛動而且經常憨態可掬,任你拍。拍到特別好玩的表情,我就希望可以跟別人分享,上傳到網上去,這個跟自拍是一個道理。”雷蕾說。
雷蕾在instagram上建了一個叫“胖吉”的標簽,也把日常用手機拍到的照片發到朋友圈裏。很多朋友和同事是通過朋友圈看著吉吉長大的。“給我們貓的姐姐說在你的朋友圈裏就看不到貓正常的樣子,全是那種臉很癟、都是擠著的那種照片,其實隻有貓特別信任你的時候才會露出肚子來,拍到那種照片。我建的相冊記錄了吉吉從小到大的樣子。它沒了之後,好多人還留言說好可惜啊,我最喜歡那隻貓了。”雷蕾說。
拍貓給雷蕾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的樂趣。過節的時候,她和做攝影師的老公給兩隻貓戴上領結,拍它們活動的照片,要把兩隻貓拍進一張照片,還要同時看鏡頭,必須一個人拍一個人逗,需要耐心和策略,趴在地上一個晚上拍出200多張來,再從裏麵選擇出好看的來。連兩個人婚禮上迎賓的標誌牌,都是兩隻貓的頭像做的。除了拍自己家的貓,雷蕾和老公也拍家附近和公司附近的流浪貓,他們經常去給流浪貓喂食,能分出流浪貓都歸屬於哪個流浪群體來,因為看著貓有發自內心的喜悅,拍下來是個很自然的事情。
拍餐廳美食秀朋友圈的貝勒
在朋友圈裏曬寵物照,雷蕾沒有什麼心理障礙。“之前也發美食,但看別人發得多了,覺得挺討厭的,我想自己也別發那麼多了。朋友圈就發一些大家喜歡的東西。發萌寵是因為這兩年大家對動物的保護意識增強了,2009年我剛跟老公談戀愛的時候,周圍養寵物的人很少,現在我身邊80%的人都養了寵物。還有好多人去給流浪貓喂食、喂水、搭棚子。所以,萌貓的照片一發出去,瞬間能收到幾十個、一百多個讚。”雷蕾說。
在網上曬萌貓的照片還讓雷蕾交到了朋友。她給吉吉起名為胖吉,日本有一條狗也叫胖吉,是一個旅日華人養的。雙方都知道對方,吉吉沒了之後,雷蕾去網上看那條狗,發現它去年也病死了。有一種同命相連的感覺。
自拍和美食都比較個人化,曬寵物容易引起普遍的共鳴。而能夠跟曬寵物相媲美的就是曬旅遊,誰能不愛自然風光、異國風情呢。柴然是國內一家知名旅遊網站的版主,境外遊愛好者。把年假和法定假期加起來,每年都要出國玩一個月。“一般分配就是一次歐美遊、一次潛水、一次去文明古國。因為經常出去玩兒,已經很有經驗了,有時候為了打雞血,三天的假期都能飛去菲律賓潛水。”柴然說。
柴然的朋友圈裏,每個月有十條八條境外遊的照片。“出去玩隨時看見美景,都會拍下來,從前是用相機拍,那個上傳不方便,iPhone5以後的手機像素也都挺好,所以就用手機拍。”柴然說。隨手曬照片的好處是可以引起共鳴,互相還能留言交流一下心得。“朋友圈裏那些去歐洲看古堡、去熱帶看鳥的照片,真的不是為了拉仇恨,就是分享和交流,哪兒好玩、哪兒不好玩。”柴然告訴記者,愛旅行的人通常都很開朗,喜歡交朋友,沒什麼心機,有時候還會互相約著結伴出去玩。
自從愛上出境遊之後,柴然還參加了許多旅行論壇的活動,認識了很多同好。他朋友圈裏有一半的人都是愛出去玩兒的。平時發其他內容的東西,隻有一兩個讚。如果是發旅行照片,可以收到幾十個讚。在柴然看來,這是一個很好的交流方法,每次發完照片,他還會下意識地等一下,看看朋友們的回饋。
在朋友圈曬起旅行照,柴然覺得人們對他的印象也有了微妙的改變。“工作中我的形象很嚴肅,同學們對我的印象還停留在20年前上學的時候。可這些旅行照把我生活中真實的、放鬆的樣子展現出來。發得多了,他們心目中的我跟實際中的我也越來越符合。”柴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