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發現
文/埃諾斯-米爾斯
當樹木將斷之時,河狸迅速站起來,此時作為“凳子”的尾巴又變成了“警笛”,快速拍打著地麵,發出“啪啪”聲,提醒周圍的夥伴:“樹要倒了,注意安全!”當然,偶爾也有那麼一兩隻“馬大哈”忘記發出警報,直到樹木倒下才發出驚慌失措的尖叫。不過,夥伴們憑借非常不錯的反應能力和敏捷的身手,大多數都能驚險地避開,倒是偶爾會出現一個倒黴蛋被自己啃倒的樹木壓死的情況……當然,受到驚嚇的夥伴生氣了,也會一擁而上,把那個“坑隊友”的家夥一頓狠揍……
一棵樹木倒在地麵之後,河狸的另一個性格特點——節儉又體現出來了,它們一點兒都不會浪費,先吃掉細枝和嫩葉,連粗枝的樹皮都啃食幹淨,再將主幹切割成和自己身長差不多的小段。接下來就要開始運送:或用短小的前爪推滾粗枝,或用牙齒咬住粗枝的一端,將其扔在自己肩背上,就如同一隻小狗拖著繩子賽跑一樣,匆匆趕往池塘。
一旦進入水中,它們的尾巴又發揮了另一個作用——當作遊泳時的推進器和方向舵。遊動時,它們頭顱高高揚起,用像鴨掌一樣的腳蹼劃動兩下,尾巴靈活地擺動,優雅地破浪前進,遊向房子或堤壩所在地。
一般來說,河狸會在靠近小溪流入池塘之處建造一所房子,主要材料是樹枝和泥巴,還會在不遠處建造一個堤壩,形成台地,用來蓄養水源,保證充足的供給。它們的房子大約兩米見方,高度約為1.5~3米,狀若粗糙的圓錐體。房門有好幾處,通常位於池底較低的地方——聰明的河狸為自己逃生考慮得很充分。
每年秋末,河狸就要開始為越冬做準備。房子旁邊的水下,堆積了大量的細枝,當氣溫降低,池水結冰之後,河狸就擁有了免費冰箱,整個冬季都能吃到新鮮的食物。不但如此,河狸還懂得如何防風避雨——它們用泥巴覆蓋小屋,等到冬天,泥巴凍結成“外套”,就成了巢穴的一道屏障,可以抵禦低溫和捕食者。
傑出的水利工程師
調節水土功不可沒
除了修建房子,河狸們進行的另一項工程,就是修建堤壩。有時候,隻需要對現有的堤壩進行加固,有時候則需要根據溪水的流量、速度和方向,來選擇合適的地方新建堤壩。
一段又一段的樹木被運送到指定地點,按照一定的方式重疊堆積起來,這就是堤壩的骨架。最初,堆積的木頭還無法攔截過多的流水,不過水中的各種廢物、水草和泥巴卻被攔截下來。隨著日積月累,木頭間的縫隙越來越小,堤壩的攔截能力也越來越強,最終會被大量土壤覆蓋,偶爾,一些植物種子也會隨風飄來,開始在上麵安家,發出新芽,茁壯成長……大概數年之後,一座堅固的土質堤壩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