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食補(1 / 3)

1.食補養生法常識

自古以來飲食就是健身之本。食補養生,是指合理地攝取飲食物中的營養,以增進健康,強壯身體,預防疾病,提高身體素質,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食補養生既不同於藥物治療,也與普通的膳食有很大的差別。

食物的營養成分、特性和功能都具有各自的特點,但是沒有任何一種食物能包含所有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物質。所以,這就需要把不同的食物用科學的方法搭配起來,才能夠滿足人體生理活動的需要,以達到維持人體的營養平衡的目的。要想充分合理的通過食物來達到養生的目的,當然不是那麼簡單,如果能夠做到符合以下幾個原則,那就比較容易了。

——主、副食合理調配的原則

中醫養生學一般把食物分成主食和副食兩大類。主食的主要功能是為人體提供熱能,而副食比如肉類、蛋類、奶類、魚類、海產類、豆類和蔬菜類等,則都可以提供很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磷脂、維生素、鈣及礦物質等,這些對人體的健康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主食和副食所含營養成分各不相同,相輔相成,共同為人體提供全麵、均衡的營養。除此之外主食與主食之間、副食與副食之間的營養成分也有一定的差別,各有側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僅主副食之間要合理搭配,取長補短,而且也不能長期以一種糧食作為主食或者長期以幾種肉類、蔬菜作為副食,應當粗、細糧之間互相搭配,各種副食之間互相兼顧。這樣才能既調節口味,從而保證人體維持健康和平衡的營養需要。

——五髒、五味調和的原則

中醫養生學認為,食物與“五髒”也有相對應的規律,即酸、苦、甘、辛、鹹“五味”,分別與肝、心、脾、肺、腎“五髒”相對應。《內經素問·六節髒象論》裏有記載:“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意思就是說“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多吃酸性食物可以補肝,多吃苦性食物可以補心,多吃甘甜食物則可以補脾。五行、五髒、五味都是相生相克的,依次類推,也可以根據五行生克變化的規律,進行食補。

五味調和是指食物味道的濃、淡以及不同味道之間的搭配要適當,不能不足或偏亢,以免傷及人體髒腑。中醫養生學認為,食物的味道不同,它對於人體的作用也不盡相同。所以在選擇食物的時候應該注意五味平衡。如果五味失調,就會使人體產生疾病。《黃帝內經》中記載:“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騰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明確地講明了五味調和的重要性。

——應時調節的原則

四時氣候的變化對人體的生理和病理都有著很大影響,與季節變化相對應的風、火、暑濕、燥、寒也都各有各的特點,因此季節氣候對人體的影響也各不相同,人們應當在不同的季節合理選擇調配不同的食補,才能使身體各部分都達到生理平衡。

春天氣候比較溫暖,風氣當令,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春天人體的陽氣初升,所以春天應該養陽。在飲食上一定要適當選擇一些能助陽的食品,如蔥、荽、豉等,這些都有助於人體陽氣的生發。在飲食品種上則宜清淡,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例如薺菜、蘋果等,要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這類物質如果進食過多,身體不能夠及時消化,會儲藏在體內,久而久之,會影響人體的營養平衡。

夏季氣候熱,而且比較潮濕,火氣當令,火生苦,苦生心。天氣炎熱,人體出汗會比較多,所以容易損傷人體陰津,所以夏天的飲食,比較適宜食用偏於寒、涼的食物,比如綠豆等。另外,因為夏季多濕,很容易影響人體的消化功能,從而造成食欲不振的後果,所以要多吃一些苦味食物,如苦瓜、黃花菜等。

秋季氣溫涼爽,空氣也比較幹燥,燥氣當令,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氣候比較幹燥,所以應該注意少用辛燥的食品,如辣椒、生蔥等,而適宜食用芝麻、蜂蜜、甘蔗、菠蘿、乳品等性質比較柔潤的食物。

冬季氣候寒冷,寒氣當令,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因為氣候寒冷,所以要多吃一些溫補的食物,比如牛肉、羊肉等,這些物質比較有利於身體的保養。

——因人而異的原則

因為人們的年齡、體質、職業的不同,所以滋補飲食也應該有所差別。人的身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對營養的需求也大不一樣,所以對飲食的要求也需要各有側重。嬰幼兒時,比較適合吃各種易於消化、營養豐富的軟、爛、細的食物;青少年因為正處於成長發育階段,所以必須全麵、合理地攝取各種營養,且要特別注意蛋白質和熱能的補充,這樣才能保證身體正常生長和發育的需要;老年人因為骨質疏鬆,則須保證鈣、鐵、鋅等礦物質以及蛋白質的補充。隻有根據人體各個階段的生理變化,適當調整飲食結構,才能保證機體生理的需要,使得食物的進補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才能使得攝入體內的物質的營養得到充分的利用。

不同體質的人,飲食也同樣需要符合因人而異的原則。陰虛之人應多食補陰食品,例如如芝麻、糯米、蜂蜜、乳品、蔬菜、水果、魚類等清淡食物;陽虛之人應多吃溫陽食品,比如羊肉、狗肉、鹿肉等;氣虛者應該食人參、山藥、大棗等補氣之物;血虛者應食荔枝、黑木耳、甲魚、羊肝等;陽盛者宜食水果、蔬菜、苦瓜,忌食牛羊狗肉、酒等辛熱之物。

飲食還要隨職業不同而調整。腦力勞動者因為平常多運用腦力,所以應適當吃些健腦補腦的食品,如核桃、芝麻、黃花菜、蜂蜜、花生、豆製品、鬆子、栗子等;而體力勞動者則應該多吃一些具有補腎、強筋健骨作用的食品,如肉類、蛋奶類等,以保證身體有充分的能源去彌補過多的能量消耗,以及去維持身體的各項生理功能的正常運行。另外,對於患有不同的疾病的病人來說,在日常飲食中也要多加注意,需要有所禁忌,如果飲食不當,就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比如辛味食物一般都具有行氣、散氣作用,所以素體氣虛的人不可以多吃;鹹味食物多有活血作用,所以血虛病人不宜多吃鹹味食物。所以說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食物,對於病人來說尤為重要。

總之,如果能夠做到符合以上四個原則,通過食補養生的功效才能充分體現出來,運用得當不僅僅可以使身體健康強壯、延年益壽,更重要的是它還可以預防和治療疾病。食補可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隻要運用得當,可謂是百利而無一害。

2.主要養生食物介紹

——蔬菜類

1.西紅柿

(1)營養價值

西紅柿含有多種營養素,每100克中含有鈣10毫克,維生素C19毫克,鉀163毫克,幫蘿卜素550微克,碳水化合物3.5克;膳食纖維0.5克,蛋白質0.9克。

(2)功效

西紅柿性味甘、酸、微寒,具有止渴生津、清熱解毒、涼血平肝、補腎利尿、健胃消食、降低血壓等功效。

(3)選購與貯存

顏色翠綠中帶紅者,為剛采摘的,可保存放置較長一段時間。對大、中形果以形狀豐圓、果色綠,但果肩青色,果質已變紅者為佳,全紅者反而失去脆度。中小形果以果形豐圓或長圓,果色鮮紅者為佳,黃紅者則甜度不夠。西紅柿蒂部綠色的最為新鮮。在存放過程中要盡量避免擠壓碰撞,最好放在室內通風、涼爽、幹燥處。

(4)食用方法

不要在空腹時生吃西紅柿。由於西紅柿中含有大量膠質、棉花酚等成分,很容易引起胃酸,胃脹,使胃內壓力升高引起胃擴張,甚至發生劇痛。青綠色的西紅柿不可以吃。它其中含有大量的番茄堿,對人體有毒性,會使人產生不適的感覺,口腔中感到苦澀,嚴重者上腹部有燒灼感或疼痛感。

(5)搭配宜忌

西紅柿可以和雞蛋同食,雞蛋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等成分,具有滋陰潤燥、養血等功效。二者同食,能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營養成分,具有一定的健美和抗衰老的作用。西紅柿和黃瓜配在一起很好看,但從營養的角度看是不科學的,因為西紅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黃瓜卻含有一種能分解維生素C的酶,如果將這二種蔬菜放在一下食用,等於什麼營養也沒有得到。另外,青椒及油菜裏也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因此也盡量不要把它們與黃瓜湊在一起吃。

2.洋蔥

(1)營養價值

洋蔥含有豐富的營養。據測定,每100克中含熱能682千焦,碳水化合物8.1克,蛋白質1.1克,膳食纖維0.9克,灰分0.5克,脂肪0.2克,鉀147毫克,磷39毫克,鈣24毫克。

(2)功效

我國醫學認為,洋蔥性味溫、辛、辣,入肺經,有滋肝益腎、化濁去瘀、祛風發汗、利濕解毒之功效。洋蔥幾乎不含脂肪,可以抑製高脂肪飲食引起的血膽固醇升高,有助於改善動脈粥樣硬化,對抗血管硬化和降血脂有較好療效。

(3)選購與貯存

選購洋蔥時,以色澤明亮,顏色紫紅,大小勻稱,手感光滑者為佳。洋蔥應保存在陰涼幹燥處,如用包鮮膜密封後放入冰箱,可長期存放。

(4)食用方法

洋蔥在炒食時不宜加熱太久。因為洋蔥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加熱能使其散失,時間越久損失越多。同時,加熱時還可使水溶性的其它營養成分散失,加熱過久還影響食用時的口味。洋蔥不宜切碎久置後食用,因為這樣洋蔥的汁液容易散失,維生素容易被氧化,又因其揮發性大,切碎放置後營養散失較快。

(5)搭配宜忌

洋蔥配以補肝明目、補益血氣的豬肝,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A等多種營養物質,具有補虛損的功效。適合於治療夜盲、眼花、視力減退、浮腫、麵色萎黃、貧血、體虛乏力、營養不良等病證。洋蔥不可以和蜂蜜搭配,這樣會傷害到眼睛。

3.白蘿卜

(1)營養價值

白蘿卜營養豐富,據測定,每100克中含熱能348.4千焦,碳水化合物4.0克,膳食纖維1.0克,蛋白質0.9克。

(2)功效

中醫認為,白蘿卜可以“利五髒,輕身益氣,令人白淨肌肉”。白蘿卜所以具有這種功能,是由於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而維生素C是一種抗氧化劑,能抑製黑色素合成,阻止脂肪氧化,防止脂褐質沉積。

(3)選購與貯存

在購買白蘿卜時,要選擇表麵光滑,大小勻稱,色澤潔白一些為宜,以保存在陰涼幹燥處,不要存放太久。避免口感不清脆,新鮮。

(4)食用方法

白蘿卜生食熟食均可,其味略帶辛辣味。現代研究認為,白蘿卜中含有芥子油、澱粉酶和粗纖維,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欲,加快胃腸蠕動和止咳化痰的作用。除了助消化外,還有很強的消炎作用,而其辛辣的成分可促胃液分泌,調整胃腸機能。另外,白蘿卜汁還有止咳作用。在玻璃瓶中倒入半杯糖水,再將切絲的白蘿卜滿滿地置於瓶中,放一個晚上就可以有白蘿卜汁。嚴禁與橘子共食,否則易患甲狀腺腫;忌與胡蘿卜、何首烏、地黃共食;不能與人參共食,蘿卜與人參會相克,使人參的藥力受到影響。

(5)搭配宜忌

白蘿卜不宜與紅蘿卜、黃瓜、動物肝髒同時食用。白蘿卜為維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紅蘿卜中的抗壞血酸酵酶,黃瓜中的維生素C分解酶及動物肝髒中的銅、鐵離子均有破壞白蘿卜中維生素C的作用,使其營養價值陽氏。

4.冬瓜

(1)營養價值

冬瓜營養豐富,據測定,每100克中含熱能192千焦,碳水化合物1.9克,膳食纖維0.7克,蛋白質0.4克,脂肪0.2克,灰分0.2克,鉀78毫克,鈣19毫克,磷12毫克,鎂8毫克,鈉1.8毫克,鐵0.2毫克。

(2)功效

冬瓜性淡、微寒,味甘,入脾、胃、大小腸經,有利水消痰、清熱解毒、生津止渴、解魚蟹毒之功效。冬瓜具有減肥和美容功效,現代醫學認為,冬瓜中的丙醇二酸,可以有效地阻止糖類轉化為脂肪,對於防止人體發胖,促進體形健美具有重要意義。冬瓜子、冬瓜皮均可治病,冬瓜子中含尿酶、葫蘆巴堿及組氨酸等成分,用冬瓜子煎水飲,對慢性支氣管炎、肺膿腫、腸炎、肺炎等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冬瓜子仁可治慢性胃炎,冬瓜皮可消水腫。

(3)選購與貯存方法

冬瓜要放在陰涼幹燥的地方,輕拿輕放,貯存冬瓜時要在堆放冬瓜的下麵墊上一塊木板,這樣可以放4個月左右。選購冬瓜時用手指甲掐一下,皮較硬,肉質致密,種子已成熟變黃褐色的冬瓜口感好;種子白色幼嫩的,肉質鬆散,煮熟後變成“一包水”,則口感差。

(4)食用方法

冬瓜的食用方法很多,以燒、燴、蒸和做湯萊為宜。它既可單獨切片或剁塊,燒、燴成湯清味美的佳蔬,也可以與蘆筍、番茄、絲瓜片、蘑菇片等做成素席名菜,還可以與魚、肉、蝦、鱔、燕窩等相配,烹製成香濃味鮮的葷看。

在烈日炎炎的夏天,用冬瓜與鮮荷葉一起添水煮燉,還可製成沁人心脾、消暑解渴的減肥飲品。

(5)搭配宜忌

冬瓜不適合與鯽魚搭配,兩者同吃時,會讓身體脫水,雞肉與冬瓜可以搭配一起食用,冬瓜可以防止身體肥胖,有消熱利尿、消種清身的作用,兩者同吃對身體有益處。

5.油菜

(1)營養價值

油菜營養豐富,每100克中含熱能401.7千焦,碳水化合物2.7克,蛋白質1.8克,膳食纖維1.1克,灰分1.0克,脂肪0.5克,鉀210毫克,鈣108毫克,鈉55.8毫克,磷39毫克,鎂22毫克,鐵1.2毫克。

(2)功效

中醫認為,油菜性涼味辛溫,入肝、脾經,有活血化瘀、消腫的功效。油菜的種子及菜油都有藥用價值,我國醫書有這樣的記載:“芸苔破血,產婦煮食之。籽壓取油,敷頭令頭發長黑,也可煮食,主腰腿痹。”《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芸苔辛滑,甘溫,烹食可口,散血消腫,破結通腸……凡患腰腳口齒諸病,及產後、痧痘、瘡家、痼疾、目證、時感皆忌之。”常吃油菜可通利腸胃,降胸中煩,解酒毒,治瘴氣和止咳嗽。其種子可行滯血,同治產後心腹氣血痛,還可治難產。油菜的莖葉可主治癰腫丹毒、口腔潰瘍、齒齦出血、牙齒鬆動及皮膚出血等症。

(3)選購與貯存

購買油菜時要挑選新鮮、油亮、無蟲、無黃葉的嫩油菜,用兩指輕輕一掐即斷者為嫩油菜,還要仔細觀察菜葉的背麵有無蟲跡和藥痕。

油菜不宜保存,放在冰箱中可保存24小時。吃剩的熟油菜過夜後就不要再吃,以免造成亞硝酸鹽沉積,引發癌症。

(4)食用方法

油菜的食用方法較多,可炒、燒、熗、扒、油菜心可做配料,如“蘑油菜”、“扒菜心”、“海米油菜”等。食用油菜時要現做現切,並用旺火爆炒,這樣既可保持鮮脆,又可使其營養成分不被破壞。吃剩的熟油菜過夜後就不要再吃,以免造成亞硝酸鹽沉積,易引發癌症。

(5)搭配宜忌

用油菜製作菜肴時,不宜放醬油,這是因為醬油的色澤棕紅,滋味濃厚,用醬油調味,油菜會變得色澤暗淡黑褐,失去原有的翠綠,而且濃重的醬香味遮蓋了油菜的淺淡爽口味。此外,由於醬油的液體狀和其中鹽分對油菜的滲透壓作用,必然造成湯汁過多,將會影響到菜肴的整體質量。

6.圓白菜

(1)營養價值

圓白菜營養豐富,據測定,每100克中含能量92千焦耳(22千卡),水分93.2克,糖3.6克,蛋白質1.5克,膳食纖維1.0克,脂肪0.2克,鉀124毫克,鈣49毫克,鈉27.2毫克,磷26毫克,鎂12毫克,鐵0.6毫克,另外,還含有微量元素鉬以及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如色氨酸、甲基蛋氨酸、賴氨酸等。

(2)功效

醫學認為,圓白菜性平味甘,有補腎壯骨、健胃通絡、利尿解毒之功效。食用圓白菜的常見方法是泡菜、炒食與做菜湯。最近人們也開始做沙拉食用。據說,圓白菜最好吃的方法就是當作沙拉生吃。當然,這時要在刀口上講求技術,也就是說切細一些為好。

(3)選購與貯存

在選擇圓白菜時,要盡量選擇一些新鮮的,看菜的色澤是否光鮮。如果在超市購買圓白菜時,要盡量注意不要買切開的,這樣的蔬菜很容易變質。買回來的蔬菜要放到陰涼的餓地方,避免陽光的直射。

(4)食用方法

多吃圓白菜對於便秘、貧血、惡心以及腎功能失調也具有療效。美容專家指出,生的圓白菜汁含維生素C十分豐富,常打汁飲用的話,可以美白肌膚,使青春痘、麵皰明顯減輕。圓白菜內的果膠、纖維素能夠結合並阻止腸內吸收膽固醇、膽汁酸,因而對動脈硬化、心髒局部缺血、膽石病患者及肥胖的人特別有益;醃圓白菜的水基本保留了鮮菜汁所有的寶貴物質和治療性能,特別是其中的乳酸對缺少胃酸的人很有好處;經常食用圓白菜,對防治肝炎、膽囊炎等慢性病也有良好作用。

(5)搭配宜忌

胃腸潰瘍、腹瀉及患急性胃小腸結腸炎者不宜食用圓白菜。圓白菜可治多種疾病,中醫研究證明,用新鮮的圓白菜汁治療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可提高胃腸內膜上皮的抵抗力,使代謝過程正常化,從而加速潰瘍處的愈合;另外,以新鮮圓白菜葉外用,也有較好的醫療效果,如可治療燒傷、凍傷和創傷,還可治療濕疹及淤血、骨折處疼痛等。

7.苦瓜

(1)營養價值

苦瓜營養豐富,據測定,每100克中含熱能330.5千焦,碳水化合物3.5克,膳食纖維1.4克,蛋白質1.0克,灰分0.6克,脂肪0.1克,鉀256毫克,磷35毫克,鎂18毫克,鈣14毫克,鈉2.5毫克,鐵0.7毫克,此外,苦瓜還含有苦瓜甙,5一烴色胺和多種遊答氨基酸、果膠等物質。

(2)功效

苦瓜味道雖然苦,但它具有清熱解毒、除煩止渴的功效。有關專家通過實驗證明,苦瓜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而糖尿病人常食苦瓜也有一定降低血糖作用,鮮苦瓜可以作菜食用。

此外,苦瓜還有一定的抗病毒能力和防癌的功效。

(3)選購與貯存

現如今市場上的苦瓜大抵分為兩種:大棚種植和農田自然生長。大棚苦瓜個大,紋理粗,苦味較自然生長苦瓜稍淡,一般很容易分辨。一要觀色,顏色碧綠的最好,外表呈青色的太嫩,呈黃色的已老,顏色發灰的是幾天沒賣完的陳苦瓜。二要觀形,新鮮苦瓜外形飽滿,用手一捏硬實,反之則是陳苦瓜。從蒂把上也可以分辨出苦瓜是否新鮮,蒂把有汁液的新鮮,發枯變黑的一定是陳苦瓜。

(4)食用方法

苦瓜與蚌肉搭配做出來的苦瓜湯對人體更有營養。做法是苦瓜250克,蚌肉100克,共煮湯,加油鹽調味,熟後喝湯吃苦瓜蚌肉,適用於輕型糖尿病。

(5)搭配宜忌

苦瓜熟食性溫,生食性寒,因此脾虛胃寒者不應生吃;孕婦應慎食;糖尿病脾胃虛寒者則不宜食用。

——穀物類

1.大米

(1)營養價值

大米中的蛋白質主要是米精蛋白,氨基酸的組成比較完全,人體容易吸收,但賴氨酸含量少,糙米中的礦物質和膳食纖維。

(2)功效

大米中各種營養素含量雖不是很高,但因人們食用量大,故其也具有很高營養功效,是補充營養素的基礎食物。能促使奶粉中的酪蛋白形成疏鬆而又柔軟的小凝塊,使之容易消化吸收,因此用米湯衝奶粉或給嬰兒作輔助飲食都是比較理想的。中醫認為大米性味甘平,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誌、和五髒、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的功效,認為多食能令“強身好顏色”。

(3)選購與貯存

對大米的挑選應從色澤、外觀、氣味、滋味、撚摸五方麵鑒別。優質大米不僅僅隻是呈清白色,而是具有光澤,呈半透明狀,大米大小均勻,堅實豐滿,粒麵光滑、完整,具有正常的香味,味道微甜,摸起來有玻璃珠般圓滑的感覺,這樣的大米才是富含營養的優質大米。

色澤差,表麵呈綠色、黃色、灰褐色、黑色等,米粒上的表麵出現裂紋,有這些狀況出現的大米,就是劣質大米,不宜食用。

大米的儲存。大米的儲存非常重要,儲存不好會使大米生蟲,變質,會使大米的營養流失,如果誤食變質大米,還有可能引起各種疾病,所以正確掌握儲存大米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特別是在夏天。夏天天氣炎熱、空氣濕度大,大米容易吸濕、發黴和生蟲。

(4)食用方法

可以蒸著吃,也可以用來熬粥,或者,米粥具有補脾、和胃、清肺功效。米湯有益氣、養陰、潤燥的功能,性味甘平,有益於嬰兒的發育和健康,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於消化,並對脂肪的吸收有促進作用。

(5)搭配宜忌

大米可以與各種的蔬菜搭配吃,大米作為主食的一種,也可以放入一些皮蛋與瘦肉,即可成為很好喝的粥。

2.玉米

(1)營養價值

玉米營養豐富,據科學測定,每100克中含能量444千焦耳(106千卡),糖19.9克,蛋白質4.0克,膳食纖維2.9克,脂肪1.2克,鉀238毫克,磷117毫克,鎂32毫克,鐵1.1毫克,鈉1.1毫克,鋅0.9毫克,錳0.22毫克,銅0.09毫克,硒1.63微克,維生素B10.16毫克,維生素B20.11毫克,尼克酸1.8毫克,維生素E0.46毫克。

(2)功效

玉米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非常高。玉米還可預防心髒病和癌症。在有關研究中,專家們對玉米、稻米、小麥等多種主食,進行了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的各項指標對比。結果發現,玉米中的維生素含量非常高,是稻米和小麥的5~10倍。同時,玉米中含有大量的營養保健物質也讓專家們感到驚喜。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胡蘿卜素外,玉米中還含有核黃素、維生素等營養物質。這些物質對預防心髒病、癌症等疾病有很大的作用。

(3)選購與貯存

選購時,應注意挑選玉米粒顆顆飽滿、排列緊密、軟硬適中的鮮嫩玉米。將玉米煮熟後,立即放入冰水浸泡一分鍾左右,可以使玉米保持鮮嫩不幹癟長達一個小時。如果需要長期保存,隻要將新鮮玉米去皮,用保鮮膜包好後放入冰箱冷凍,您就能在冬天吃到同樣鮮嫩的玉米了。

(4)食用方法

用玉米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食品,如玉米肉卷,可以用玉米餅包成肉菜卷,然後用油炸熟即成。玉米肉卷味美可口,營養互補優勢大,是宴席上的佳肴。或者做成玉米湯,可以將玉米加石灰燉熟,撈出後,放入燉好了的肉湯中,再清燉至玉米開花,即成好看又好喝的營養玉米湯。玉米含有的黃體素、玉米黃質可以對抗眼睛老化。這就說明,多吃玉米還能抑製抗癌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可以刺激大腦細胞,增強人的腦力和記憶力。

(5)搭配宜忌

吃玉米時應把玉米粒裏的胚尖全部吃進,因為許多養分都集中在這裏。玉米蛋白質中缺乏色氨酸,單一食用玉米易發生糙皮病,宜與豆類食品搭配食用。

3.蕎麥

(1)營養價值

科學測定顯示,每100克蕎麥中含能量324千卡,糖66.5克,蛋白質9.3克,膳食纖維6.5克,脂肪2.3克,鎂858毫克,鉀401毫克,鈣47毫克,鐵6.2毫克,鈉4.7毫克,鋅3.62毫克,錳2.04毫克,銅0.56毫克,磷297毫克,硒2.45微克,胡蘿卜素20微克,維生素B10.28毫克,維生素B20.16毫克,尼克酸2.2毫克,維生素E4.4毫克。

(2)功效

蕎麥性味甘、涼,有開胃寬腸、下氣消積的作用。可用於治絞腸痧、腸胃積滯、慢性泄瀉、噤口痢疾、赤遊丹毒、瘰鬁、湯火灼傷等症。黑蕎麥可降低血脂、防治高血壓等病。黑蕎麥富含油酸和亞油酸,有降低血脂,防止腦血管出血的作用。另外還含有葉綠素和蘆丁以及煙酸,而蘆丁有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加強VE的作用及促進VC在體內的蓄積,煙酸有擴張小血管和降低膽固醇的作用。臨床還用黑蕎麥治療高血壓、控製糖尿病,增加視力、防治白內障、視網膜炎等。

(3)選購與貯存

選購、保存和食用的方法應注意挑選大小均勻、質實飽滿、有光澤的蕎麥粒。蕎麥應在常溫、幹燥、通風的環境中儲存;蕎麥麵應與幹燥劑。

(4)食用方法

蕎麥是一種營養價值豐富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會用它做成各種各樣的食品,如蕎麥扒糕,它是是一種很好的養生食療方。具體做法:薺麥麵500克,芝麻醬150克,醬油50克,醋50克,大蒜25克,芥末糊25克,鹹胡蘿卜25克,辣椒油10克,精鹽6克。

將涼水1000克加鹽倒鍋內燒開,將蕎麥麵倒入,用木棍攪成團後過涼水。將麵團用手沾涼水拍成圓餅形,用小刀打成條狀入碗,澆以醬油、辣椒油、醋、蒜汁,放和好的芝麻芥末糊、用礤床擦好的鹹蘿卜絲,即可食用。

(5)搭配宜忌

搭配葷菜吃蕎麥,當我們每天製作食物時,除了顧及口味嗜好,還應該考慮葷素搭配,平衡膳食。每天粗糧的攝入量以30~60克為宜,但也應根據個人情況適當調整。如果粗糧吃的太多,就會影響消化。過多的纖維素可導致腸道阻塞、脫水等急性症狀。

——豆類

1.豌豆

(1)營養價值

豌豆營養豐富,據測定,每100克青豌豆中含碳水化合物18.2克,蛋白質7.4克,膳食纖維3.0克,脂肪0.3克,磷127毫克,鈣21毫克,鐵1.7毫克,鋅1.29毫克,胡蘿卜素220微克,維生素B10.43毫克,維生素B20.09毫克,維生素C14毫克,維生素PP2.3毫克。每100克豌豆苗中含熱能96.14千焦,蛋白質3.1克,碳水化合物2.8克,灰分0.8克,脂肪0.6克,鉀174毫克,鈣59毫克,磷41毫克,鈉26.3毫克,鐵1.8毫克,鋅0.47毫克,銅0.02毫克,硒0.70微克,維生素El。45毫克。

(2)功效

中醫認為,豌豆性平味甘,入脾、胃、大腸經,有和中益氣、利小便、解瘡毒、通乳、消脹等功效,可治療霍亂、吐痢、腳氣、癰腫、產後少乳、糖尿病等症。豌豆具有抗癌作用,還可以可治腹瀉,豌豆是最佳天然保健品。

(3)選購與貯存

在選擇豌豆的同時要特別注意選擇一些色澤光華,顏色統一,要大小勻稱,顆粒飽滿,這樣的豌豆口感細膩爽口,在貯存時要選擇一些溫度適宜的地方。

(4)食用方法

豌豆有青黃之分,青者多用於做菜,可炒、燴、溜、煮。幹豆粒可煮爛做成餡,油炸做成豌豆黃或加工醬食。幹豌豆磨成粉,白而細,可製糕餅、粉絲、涼粉等。豌豆嫩莢的食用方法多樣,既可爆炒,亦可煮食,還可用開水稍加滾燙,做湯或拌菜。黃豌豆多為雜糧。在豌豆莢幼嫩的時候,連莢用大火炒食,大約半生半熟的時候,脆感十足,而且維生素C不會流失掉,不論是單炒或是作為其他菜式的配料,都是中看又中吃。

(5)搭配宜忌

豌豆雖然好吃,但不宜多食,多食則腹脹,尤其脾胃弱者應慎用。豌豆要隨吃隨剝,以免早剝使豆粒兒變老。豌豆為鮮嫩之物,不宜久燒,要保持色綠質嫩的特點。

2.紅豆

(1)營養價值

紅豆的營養價值極高,科學測定表明,每100克紅豆中含能量1293千焦耳(309千卡),糖55.7克,蛋白質20.2克,膳食纖維7.7克,脂肪0.6克,鉀860毫克,磷305毫克,鎂138毫克,鈣74毫克,鐵7.4毫克,鈉2.2毫克,鋅2.2亳克,錳1.33毫克,銅0.64毫克,硒3.8微克,胡蘿卜素80微克,維生素A13微克,維生素B10.16毫克,維生素B20.11毫克,尼克酸2.0毫克,維生素E14.36毫克。

(2)功效

黃疸、便血、水腫、癰腫、瀉痢、腳氣等症。紅豆花、芽、葉均可入藥,葉子能治療小便頻數,花又名腐婢,主治痢疾、丹毒、疔瘡、酒醉頭疼等症,豆芽可治療便血和妊娠胎漏。

紅豆還可以治腳氣,除疲勞。紅豆的主要成分為糖類及蛋白質,特征是含有多量的維生素B1,自古以來就是民間作為治療腳氣病的妙藥。但是,如果使用大量的白砂糖,會使藥效減半,因此,以淡味或煮成鹹的較有效果。維生素B1不但對腳氣病有效,對消除疲勞、預防夏日的倦怠不振亦有效。米與紅豆混在一起煮,就營養觀點而言,十分恰當,因為紅豆可補充米所缺少的維生素B1.另外,紅豆中鉀及食物纖維的含量也很豐富,所以具有改善便秘以及利尿的效果。

(3)選購與貯存

在選擇紅豆時,要注意顆粒飽滿,顏色統一,特別是看表麵是否光滑,在儲存時要注意選擇一些溫度適宜的地方。

(4)食用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紅豆,可以熬一些粥,也可以買一些紅豆沙做成餡來吃,或者可以做紅豆茶喝,買一些紅豆粉衝入熱水中,對減肥有很大幫助。

(5)搭配宜忌

紅豆與扁豆、薏苡仁搭配到一起煮,可以可治療腹瀉。另外,紅豆還可與中藥同用,如紅豆配以連翹和當歸煎湯,可治療肝膿腫;紅豆配以蒲公英、甘草煎湯可治療腸痛等。紅豆的營養成分與綠豆相近,在某些成分上甚至超過了綠豆。因此,多食紅豆對身體大有裨益。

3.扁豆

(1)營養價值

扁豆營養豐富,據測定,每100克中含熱能648.5千焦,碳水化合物6.1克,蛋白質2.7克,膳食纖維2.1克,灰分0.6克,脂肪0.2克,鉀178毫克,磷54毫克,鈣38毫克,鎂34毫克,鈉3.8毫克,鐵1.9毫克,鋅0.72毫克,錳0.34毫克,銅0.12毫克,硒0.94微克,胡蘿卜素150微克,維生素A25微克,維生素Bl0.04毫克,維生素B20.07毫克,維生素PP0.9毫克,維生素C13毫克,維生素EO。24毫克。

(2)功效

中醫學認為,扁豆性平味甘,有健脾和胃、消暑化濕及治療久瀉不止、反胃吐冷、小兒疳疾、食積痞塊等功能。

扁豆可控製病毒複發。還可以可促進消化,防止營養素缺乏症。扁豆富含食物纖維,可以溫和地促進腸壁的蠕動,使體內排泄作用恢複正常,防止便秘的產生。因此,它是腸胃較弱者的理想食品。可以選用細嫩的扁豆(最好帶莢),和排骨一起熬稀飯,味道鮮美又易消化,即使食欲不振,也能吃得下去。扁豆中含鋅量較高,能有效促進機體生長發育和增強造血功能。

(3)選購與貯存

上海市場上的扁豆品種較多,多以嫩莢供食用,隻有紅莢種(豬血扁等)可莢粒兼用,鼓粒的吃口也好,富香味。青莢種以及青莢紅邊種豆以嫩莢吃口更好,不可購買鼓粒的。

(4)食用方法

扁豆是一種可菜、可湯、可甜食、又可煮食的食品。嫩扁豆莢可作蔬菜,適用於拌、炒、熗、燒、扒、燜、煮、蒸、炸等多種烹調方法,多用於家常菜。扁豆成熟後去莢取種仁,可以煮食或熬湯,或製成豆泥或豆沙。立冬收獲的扁豆還能煮粥做糕。用扁豆烹飪菜肴時應選用顏色翠綠、質地鮮嫩、莢肉肥厚的扁豆。顏色淺的老扁豆腰部有老筋,裏麵的嫩豆變成種子,由糖分變為澱粉,食用價值較低,不適合做炒扁豆絲或薑汁扁豆。

(5)搭配宜忌

食用扁豆時要特別注意預防中毒,扁豆不宜切碎食用,因為菜刀中的鐵元素會起到破壞維生素C的作用,造成不必要的營養損失。扁豆角較脆,最好用手拉斷食用。

4.綠豆

(1)營養價值

綠豆營養豐富,據測定,每100克中含熱能1320.9千焦,糖類55.6克,蛋白質21.6克,食物纖維6.4克,脂肪0.8克,鉀787毫克,磷337毫克,鈣81毫克,鐵6.5毫克,鈉3.2毫克,鋅2.18毫克,硒4.28微克,維生素A22微克,維生素B129毫克、維生素B20.11毫克,煙酸2毫克,維生素E10.95毫克。

(2)功效

綠豆性味甘、涼,有清熱解毒、消暑、利水的作用,可用來治暑熱煩渴、瀉痢、丹毒、水腫、癰腫及解熱藥毒。

(3)選購與貯存

在選擇綠豆時要注意顏色鮮豔,顆粒飽滿,在貯存時要注意選擇一些溫度幹燥的地方。綠豆長時間放在溫度低的地方容易變質。

(4)食用方法

綠豆可烹製菜肴。如把綠豆放在盆子或罐子內,澆水並保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就可以長出潔白的豆芽,不但營養豐富,而且香脆可口,是餐桌上常見的一道美味。綠豆除了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外,更有極高的食用價值。人們常用綠豆製成香甜可口的綠豆糕,滑爽美味的綠豆粉,醇香醉人的綠豆酒,等等。這些均為飲食中的佳品。

(5)搭配宜忌

煮食綠豆或熬綠豆湯時不宜加礬。雖然礬溶於水後能起到沉澱作用,使熬好的綠豆湯清晰透亮,但是礬作為一種食品添加劑,不僅使綠豆湯口味澀,失去原來的清香風味,還會損害綠豆湯中的營養物質。另外,礬在水溶液中受熱產生SO2和SO3等有害物質,可危害人體健康。綠豆多食後,有飽脹悶氣之感,值得注意。綠豆芽清涼,炒菜食用,患者和健康人均相宜,但所含纖維較粗,不易消化。另外,由於綠豆性寒,冬天時一般不適合食用,身子較虛、低血壓、或是少女月經期間,也不宜吃得太多。

5.豇豆

(1)營養價值

豇豆營養豐富,據測定,每100克中含能量121千焦耳(29千卡),水分90.3克,糖3.6克,蛋白質2.9克,膳食纖維2.3克,脂肪0.3克,鉀112毫克,磷63毫克,鎂31毫克,鈣27毫克,鈉2.2毫克,鋅0.54毫克,鐵0.5毫克,錳0.37毫克,銅0.14毫克,硒0.74微克,胡蘿卜素250微克,尼克酸1.4毫克,維生素B10.07毫克,維生素B20.09毫克,維生素C19毫克,維生素E4.39毫克。另外,還含有微量的鉬。

(2)功效

豇豆性味甘、平,入脾、腎經,有健脾補腎、開胃之功效。《本草綱目》中說:“此豆可菜、可果、可穀,備用最多,乃豆中之上品”。還說豇豆能“理中益氣、補腎健胃、和五髒、調營血、生精髓、止消渴、止逆、泄痢、通小便”。

(3)選購與貯存

一般分三類:一類是綠莢型,莢果細長,深綠色,肉厚,豆粒小,不露籽,吃口脆性;另一類是白莢型,莢果較粗,淡綠或綠白色,肉薄,質地疏鬆,易露籽,吃口軟糯;還有一類是紅莢型,莢果紫紅色,粗短,肉質中等,易老。

(4)食用方法

豇豆可單炒、煮、蒸、燜,可葷做、涼拌,還可製成酸豇豆、豇豆幹、泡菜、醃豇豆等。由於豇豆富含鐵質,在炒、煮時均可發現滲出淺黑色的汁液,這是因為鐵元素經空氣氧化後而分解出的色素,屬正常現象。

(5)搭配宜忌

食用豇豆時不宜切得過碎,否則易使其汁液中所含的多種營養成分損失;也不宜油炸或加堿煮食。氣滯性便秘者不宜多食豇豆。豇豆有健脾補胃之功效,可作脾胃虛弱、糖尿病、尿頻、遺精、白帶以及泄痢的輔助食療。

6.菜豆

(1)營養價值

菜豆營養豐富,據測定,每100克中含能量117千焦耳(28千卡),水分91.3克,蛋白質20克,糖4.2克,膳食纖維1.5克,脂肪0.4克,鉀123毫克,磷51毫克,鈣42毫克,鎂27毫克,鈉8.6毫克,鐵1.5毫克,鋅0.23毫克,錳0.18毫克,銅0.11毫克,硒0.43微克,胡蘿卜素210微克,尼克酸0.4毫克,維生素B10.04毫克,維生素B20.07毫克,維生素C6毫克,維生素E1.24毫克。

(2)功效

菜豆可治貧血及心血管疾病,菜豆中所含的血球凝集素還可用來治療麻風病、重症肝炎、流行性出血熱、粒細胞減少症、類風濕性關節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症。此外,菜豆含鈉量較低,是心血管病及高血壓患者的理想食品。

(3)選購與貯存

在選擇菜豆的過程中要注意,就是莢果橫斷麵呈圓的叫圓刀豆;呈扁圓形的,叫扁刀豆。圓刀豆粗纖維少,吃口軟糯,品質好;而扁刀豆粗纖維多,吃口差。這一點在選購時決不可忽視。在貯存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避免放在溫度較高的地方。

(4)食用方法

較嫩的菜豆莢可用來食用,掐成段後,既可燒、煮、燜、蒸、炸、醃;也可焯後切成絲或丁、片,用來拌食。

(5)搭配宜忌

有些人在炒食菜豆時,為保持鮮綠色,往往下油鍋後不久就匆匆起鍋,這種未炒熟的菜豆食之易引起中毒,這是因為四季豆中含有毒性物質胰蛋白酶抑製物、血球凝集素和溶血素。在烹調時用大火煮熟炒爛,就會使毒素在高溫下變性分解而消除。

——肉類

1.豬肉

(1)營養價值

豬肉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據科學測定,每100克豬肉中含能量395千卡,水分46.8克,脂肪37克,蛋白質13.2克,糖2.4克,鉀204毫克,磷162毫克,鈉59.4毫克,鎂16毫克,鈣6毫克,鋅2.06毫克,鐵1.6毫克,銅0.06毫克,錳0.03毫克,硒11.97微克,維生素A114微克,維生素B20.16毫克,尼克酸3.5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