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是學校進行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場所,各類學校隨其課程、專業的不同,設有不同功能的實驗室。根據實驗過程所產生的汙染物的性質不同,大致可分為3大類。
(1)化學實驗室
這類實驗室向環境排放有毒化學物質和氣體,如汞、鎘、鉛、砷等重金屬,酸堿性溶液,石油化工廢棄物及某些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氯氣、二氧化氮、光化學煙霧以及某些同位素等。
(2)物理類實驗室
這類實驗室主要是產生振動、噪聲,各類放射性物質的輻射、廢熱等。
(3)生物類實驗室
這類實驗室會產生各種細菌、致病黴菌、病毒、寄生蟲卵等致病因子,可通過對環境的汙染,進而再作用於人體,引起人體感染。
上述實驗室所產生的各類汙染物,如不注意防護,會損害人體健康,因此要合理使用教學實驗儀器,以防健康受損。一般來說,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完善實驗室設備
實驗室的裝置應盡可能合理和密閉化,可采用管道式裝置,防止其逸散而汙染空氣。應設置除塵、氣體淨化設備及排毒、排汙、防火的設施。實驗完成之後,及時開窗通風,使實驗室內殘留廢氣盡快排出。實驗室設計應考慮良好的通風條件,一般應安裝排氣扇等通風裝置。實驗桌應選擇耐酸、耐堿的材料製作,並且堅固耐用,容易清洗,高度應適合人體身高和實驗性質的要求,顏色一律采用深色。實驗櫥及桌麵的藥品應該分類擺放整齊,標簽清晰。實驗台麵也應整齊幹淨。實驗室應備有多個水槽及相應的下水裝置。
(2)操作安全合理
實驗操作時,應配帶防護口罩、手套,動作要小心謹慎,以免因為操作失誤而帶來人為的危害。接觸射線、放射性物質的實驗人員,操作時應在安全區內,最好能做到遙控操作,並配戴相應的防護眼鏡、圍裙等保護用具。化學實驗室中常有某些易燃、易爆的化學物品,因而實驗室中禁用明火,而應使用電爐等非明火加熱,並且不允許吸煙。特別是冬季,在使用取暖設備時應注意安全,最好使用供暖係統或空調。
(3)妥善處理實驗產物
實驗室常產生一些有毒或具有腐蝕性的廢物,這些物質特別是液體不能隨便排放到下水道中,以免腐蝕管道,造成汙染。汙染物應統一置於廢物缸中妥善處理。化學、生物等實驗室中可能會接觸到某些同位素,實驗完畢後,不應隨便亂放,要將其放置在專門的房間中至半衰期結束,或者交到相應的部門統一處理。
(4)加強實驗室管理
應派專人負責管理實驗室,實驗室必須及時打掃,保持潔淨。特別是每次實驗之後,務需進行整理和清潔工作。試劑由專人負責保管,每個實驗室設立安全負責人製度。有空調的實驗室,應定期檢查空調的過濾膜,發現變髒及滋生細菌時應及時更換,空調中冷卻盤要定期清洗。
溫馨提示
實驗室廢棄物不像大氣汙染、水汙染那樣被人們所熟知,但帶來的汙染問題觸目驚心。實驗室產生的各種血液、尿、糞便、電泳液、特種生物試劑,乃至放射性汙染,都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