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指人體內胰島素的絕對或相對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出現以血糖增高為主的一種全身的慢性代謝控製不理想,並由此而產生一些並發症,受損害的一般是心腦血管、下肢血管、腎髒、視網膜及神經係統的慢性病變和各種感染。
糖尿病的主要症狀
(1)多尿
糖尿病患者尿量增多,每晝夜尿量達3000~4000毫升,最高達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數也增多,有的患者日尿次數可達20餘次。因血糖過高,體內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別是腎小球濾出而不能完全被腎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滲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量越多,排糖亦越多,如此惡性循環。
(2)多飲
由於多尿,水分丟失過多,發生細胞內脫水,刺激口渴中樞,以飲水來作補充。因此排尿越多,飲水自然增多,形成正比關係。
(3)多食
由於尿中丟糖過多,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機體處於半饑餓狀態,能量缺乏引起食欲亢進,食量增加,血糖升高,尿糖增多,如此反複。
(4)消瘦
由於機體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質分解加速,消耗過多,體重下降,出現形體消瘦。
(5)乏力
由於代謝紊亂,不能正常釋放能量,組織細胞失水,電解質異常,故病人身感乏力、精神不振。
糖尿病的典型症狀為“三多一少”(多飲、多尿、多食及體重減輕),但是,並非所有患者都是如此。有的患者以多飲、多尿為主,有的以消瘦、乏力為主,有的以急性或慢性並發症為首發症狀,總之,隻有進行進一步檢查才能確診。
10種人需定期做糖尿病檢查
專家呼籲,有以下情形者要及時到醫院求診,進行檢查,以了解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
(1)體重減輕,找不到原因,而食欲正常者;
(2)婦女分娩巨大兒者;
(3)有過妊娠並發症,如多次流產、妊娠中毒症、羊水過多、胎死宮內、死產者(特別是有先天性畸形及屍檢發現有胰島細胞增生者);
(4)年齡超過50歲者;
(5)肢體潰瘍持久不愈者;
(6)40歲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7)肥胖或超重,特別是腹部肥胖者;
(8)有高血壓、高血脂者;
(9)有反應性低血糖者;
(10)會陰部瘙癢、視力減退、重複皮膚感染及下肢疾病或感覺異常而找不到原因者。
糖尿病預防4要點
對於糖尿病的預防,有以下4要點:
(1)多懂一點
即對糖尿病的知識多懂一點,對其危害多懂一點,對其防治措施多懂一點。
(2)少吃一點
即讓攝取的總熱量少一點,不隻主食要少吃,而且副食特別是高熱量的副食也要少吃。不要認為吃就是福,有時吃也能吃出麻煩來,要適當地吃,科學地吃,有道理地吃,不能胡吃亂吃。
(3)勤動一點
即要經常保持一定的運動量。這樣既控製了飲食,又增強了鍛煉,體重就不至於過重。肥胖是造成糖尿病的重要因素,避免肥胖,得糖尿病的機會就會減少。俗話說:“腰帶越長壽命越短”。所以控製體重是很重要的一點。
(4)放鬆一點
即有一個好的心態。一個好的心態對糖尿病的預防也是有其積極作用的。因為進食多、鍛煉少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各種心理不平衡會進一步加強胰島素抵抗,促使糖尿病的發生。有這種情況,也許你原來還得再過兩年才會得糖尿病,隻因為一次大的精神刺激,很長時間愁眉不展,可能很快就得糖尿病了。
溫馨提示
糖尿病目前還是一種終生性疾病,尚無根治辦法。因此應積極行動起來,規範自己的生活。生活方式科學,這是最重要、也是最牢固的一條防線。如果你已經是一個糖尿病人,也不必悲觀。隻要長期有效控製,是可以防止和延緩糖尿病慢性合並症的發生或發展的。當然,如果進入了慢性並發症期,那就需要百倍警惕,延緩慢性並發症的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