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冒“雪”前行
封麵文章
作者:尹正錫
回顧2014年,常德市財政局完成財政總收入185億元,增長10%,並沒有達到常德市人大通過的13%的年度目標,這也是分稅製改革20年來第二個沒有完成年度目標的年份。常德市財政局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45億元,增長10%,也略低於預期目標,經濟新常態對財政工作的影響顯而易見。
財政收支“雪上加霜”
在外部看來,經濟發展新常態對財政工作的影響是收入增幅下滑,與實體經濟等其他行業同步。但事實上,經濟新常態給財政帶來的是“雪上加霜”的影響:不僅帶來了收入下滑的“雪”,實體經濟麵臨較大困難,財政收入增速下滑,前幾年常德市財政總收入保持了20%以上的高速增長,今年增幅基本保持在7-10%的區間;也帶來了財政支出增加的“霜”,為托住經濟增長,常德市實施了“民生升溫、園區攻堅、城市提質”三大戰役,僅市財政就籌措安排支出30多億元,財政收支平衡壓力是近幾年最為突出的,這也是我作為財政局長感受最深的地方。“雪上加霜”在國家宏觀層麵更為突出,實施最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就是例證。
預計2015年,在經濟發展新常態、全麵深化改革以及依法理財的大背景下,財政工作更將千頭萬緒、任務繁重。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麵:
一是收入組織的壓力。2015年的財政收入組織,既要考慮中央宏觀調控取向、結構性減稅壓費政策,又要考慮本地實體經濟狀況、放水養魚、涵養財源稅源,使得財政收入增長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大。我們預計2015年地方收入增幅在9%左右,已屬難得。
二是支出保障的壓力。收入下行與支出增長的矛盾本已較大,加之已進入地方城建融資債務的還款高峰期,以及隨著全麵深化改革的逐步推進,對可能實施的相關改革,如戶籍製度改革及農民市民化、事業單位改革、養老保險製度改革等,必要的改革成本財政必須予以保障,財政支出壓力進一步加大。
三是工作推進的壓力。如進一步整合壓減專項資金、盤活結轉結餘資金、清理規範稅收等優惠政策、規範國庫借款管理、探索編製中長期財政規劃等工作,涉及的權益主體很廣,但受行政運行機製等影響,財政一家肯定是有心無力,需要地方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推進。
四是能力提升的壓力。在全麵改革和依法理財的大背景下,在政府機構改革及調動幹部積極性措施有限的新形勢下,麵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財政部門如何給黨委政府當好參謀、出好主意以及提高財政運行效率是個很緊迫很現實的問題。因此,提升幹部能力、理順財政運行機製也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
2014深改年
2014年是全麵深化改革元年,也是深化財稅體製改革的啟動之年。在這一年裏,常德市按照中央、湖南省的決策部署,並結合常德市的實際,積極貫徹落實各項改革舉措。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麵:
一是完善預算體係取得新突破。常德市財政局試編了2014年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涵蓋了10家市屬國有及國有控股的一級企業,上繳收益比例為15%。2015年市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編製範圍進一步擴大到17家企業,審議層次也由人大常委會提升到人代會。
二是預決算公開邁出新步伐。2013年常德市直31家單位公開部門預算和“三公經費”預算,2014年增加到115家;2013年已經公開部門預算和“三公”經費預算的31家市直單位在2014年公開了部門決算和“三公”經費決算;財政專項資金公開由上年的50項增加到60項。
三是財政績效管理取得新進展。常德市財政局積極推進了全市績效管理機構和隊伍建設,完善了績效評價製度體係,公開評選了3家中介機構參與評價工作,評價經費與項目單位脫鉤;對市級17項重大專項資金上年使用情況進行了績效評價,並將評價結果充分應用到2015年部門預算編製中;各區縣市也相應地啟動了財政專項資金績效評價工作,預算單位對“花錢必問效”的績效理念進一步加深。
四是財政支出管理呈現新亮點。在加強“三公”經費管控方麵,出台了公務接待、差旅費、培訓費、因公臨時出國等經費管理辦法及公務卡強製結算目錄,進一步健全了厲行節約製度體係,推行了支出預警止付、約談通報等日常監管措施,有效規範了單位行政運轉性支出,節支、控支效果進一步明顯,在上年大幅下降的基礎上,2014年市直單位公務接待費下降43%,出國(境)費下降10%,車輛購置費下降71%,車輛運行費下降0.5%,會議費下降37%,培訓費下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