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在首次入戶時就明確提出,項目單位要對提供數據和資料的真實性負責。這一點,我們在評估過程也會和項目單位反複強調。
其次,我們中介機構在評估過程中,會針對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采取必要的程序進行複核。項目單位提供的資料及數據隻是論證依據的一部分,我們會通過谘詢專家、訪談、座談、調查、專家質詢等其他途徑來核實項目單位提供資料及數據的真實性,同時收集外部的資料和數據進行補充。
第三,需要對項目單位提供的數據有選擇的使用。一是因為很多數據是有前提和限定條件的,二是目前不同來源的數據差異性比較大,比如蔬菜、畜牧等方麵的數據,統計局數據與農業部門係統的數據就有差異。我們需要搞清楚數據的限定條件和差異,有選擇的使用。
事前評估不僅是評
《新理財》:如何看待事前績效評估在財政預算績效管理係統中的定位?與績效評價相比,事前績效評估工作的作用是否更大?
汪愛武:預算績效管理是由績效目標管理、績效運行跟蹤監控管理、績效評價實施管理、績效評價結果反饋和應用管理等四個子係統組成的有機整體,要實現預算績效管理的目標,缺一不可。事前績效評估實際上就是在預算編製階段解決績效目標問題,為什麼要定這樣的績效目標、績效目標是否明確合理、是否能夠實現等是事前績效評估的重點。事前績效評估不僅僅是評,在評的同時,也幫助項目單位完善績效目標及其實現方案。因此,事前績效評估屬於預算績效管理係統--績效目標管理子係統中的績效目標審核內容,位於預算績效管理中的前端,是進一步開展績效監控和評價等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與事後評價相比,他們是在預算績效管理的不同環節發揮著不同的作用,難以說誰更重要。他們都很重要,都是預算績效管理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事前績效評估解決的是要科學合理製定目標、預算、方案及計劃等問題,發揮了前期把關的作用,工作效果會顯得更直接。而事後績效評價解決的是目標是否有效實現、方案及預算是否有效執行等問題,發揮了事後監督和評價的作用。沒有事前,隻有事後,“亡羊補牢”會為時已晚;但隻有事前,沒有事後,執行不到位的風險和危害也會更大。
《新理財》:作為第三方評價機構,如何溝通好與項目單位之間的關係,並且如何克服這些阻力?
汪愛武:對北京市很多部門來說,事前評估是一件新的事情,項目單位剛接觸事前評估時,表示不理解、配合不到位也是必然的,需要一個逐步消化和接受的過程。財政局在推進事前評估的過程中,也要求評估機構向項目單位宣傳績效管理的理念,協助提高單位績效管理水平。
我們在與項目單位溝通的過程中,也理解他們的難處,因為有很多基礎性工作必須提前做細做實。所以,首先就要找到和他們的共同立場,我們的工作都是為了把項目內容設計好、實施方案做實、管理措施到位、樹立績效理念,花好納稅人的錢、發揮更高的效益。其次,從不同的角度宣傳事前評估的意義,提高項目單位的認識;再次,盡可能協助項目單位完成準備工作,包括輔導準備,細化明確可行的要求,協助完善資料和信息,做好項目單位與專家組中間的溝通協調等。通過這些工作,一般來說,項目單位盡管有畏難情緒,但還是能夠全力配合事前評估工作。
《新理財》:對如何做好事前績效評估工作還有哪些設想,對未來發展有何規劃?
汪愛武:事前評估項目一直以來都是金凱偉業業務中的重點。今後我們將一如既往的把事前評估項目作為核心業務予以重視,而且要持續改進,不斷總結和創新,不斷積累,力爭把事前評估工作做得更加專業和有效。一是加強對這幾年事前評估工作的總結,對事前評估方法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進一步提高評估工作專業性和效率;二是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公司要係統的、有針對性的開展內外部培訓工作,提高員工的業務能力和專業化水平;三是加強專家儲備,從多渠道多領域吸收積累專家,繼續擴充我們的專家資源,以保證事前評估工作質量。
我們雖然力量微薄,作用有限,但我們一直在努力。希望通過我們的工作,為財政資金的使用者和管理者提供幫助和支持,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更好的為社會公眾服務,從而實現我們的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