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了病,去醫院診病治病,大夫就要根據病人所生的病情對症下藥,或者對症施以醫術。這是因為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所患疾病、病的程度各不相同,下的藥方和施行的醫術必須有針對性,才能達到目的。反之,不區別情況,都一律對待,其後果會不堪設想。同樣的道理,氣功作為健身長壽、防病治病的方法,雖然其原理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各種不同的功法的特點有所不同,其作用和效應也有所區別,因而對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適應性。因此,出於不同的練功目的,以及根據人們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素質,各人應認真選擇最適合於自己需要的功法,做到“因人而異”、“因病而異”。
因人而異選擇功法可以遵循以下原則:(1)根據不同的年齡和體質選擇功法。年輕人練氣功多半以健身壯體為目的,而且追求趣味性,講究時間短,見效快。因此可以選練一些活動量較大、動作較複雜的功法,比如各種武術氣功。老年人練氣功多以健身防病、延年益壽為主要目的,因此適宜選練各種益氣養生的功法,中年人則應選擇費時短、形式活潑、不受條件限製的功法,從而緩解緊張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對精神和身體所造成的壓力,以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身體。(2)根據性格和氣質類型選擇功法,從某種程度上講,氣功是一種“心理訓練術”。因此,不同性格和氣質類型的人,對各種功法具有不同的適應性或抑製性。同時,不同的功法對不同性格和氣質類型的人也有不同的作用或效應。(3)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功法。如青少年多數是為強身、益智,以保持旺盛的工作和學習精力而練功;病人練氣功則是為了增強體質,防病治病等等。總之,人們的誌趣不一,目的不同,對各種功法也就有了一定的選擇。
“因病而異”,則必須根據練功者的病情輕重,體質強弱,陰陽虛實,髒腑盛衰等不同情況來辨證練功,選擇功法應根據以下原則:(1)根據病情輕重不同來選擇功法。如病情較重的人宜選擇臥功和坐功,病情輕者則可選擇各種動功、站樁功、行功等。(2)根據病種不同選擇功法。如胃、腎下垂的患者,以采用臥功並意守丹田為宜,心髒病、肺氣腫患者宜采用太極氣功等。(3)同一病種的不同病員選擇不同的功法。例如肝炎患者,有的喜歡散步,就采用行步功,有的喜歡打太極拳,就可練太極氣功。
以上也隻是一般原則,練功者究竟練哪種功法最好,應根據自己的情況,從實際出發,靈活掌握,也可在實踐中逐漸摸索出最適合自己,最易達到目的的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