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3、4、5、6、7、8、9,九個自然數中,除5很少運用以外,其他數都常運用到氣功當中,如蛾眉十二樁、峨眉大力鷹爪童子功用“1”(每勢隻能做1次);虎爪功、氣功八段錦則用“2”(每勢隻做2次);峨眉七星功和捧氣貫頂法則多用“3”;華山派全真道教長壽秘術中的功法則很愛用“4”、“8”;和血功、五行重手法等武當派功法則常用“6”;少林易筋經外經則用“7”或7的倍數,如“49”;而閉氣貫丹法、固精法等則用“9”。也有的功法這一個勢用這個數,那個招式又用另一個數的。可見每一功法都是與數字密切相關的。這是為什麼呢?一般人都會認為這些數不過是一個計量單位而已,即在功法練習時作為一個限度。所以對功法中的數理要求,往往置之不理,甚至脫離了原功法的設計要求,隻是視自己的體力狀況,或者練功時間是否充裕而隨意增減。其實這是不對的。有人研究,數在氣功中的作用,一是作為計量單位;二是進行補、瀉,以調和人休陰陽的平衡。其作用是:凡是用“1”和“6”為補陰;用“2”和“7”為瀉陽,用“3”和“8”為瀉陰,用“4”和“9”則為補陽。現在流傳下來的每種功法,都是前人實踐經驗的總結,在每招每式中對數的規定要求都是有一定道理的。特別是高級功法它既需合人體生理的要求,又需符事大自然的陰陽消長規律,才能對人體有益而無害。就某一種功法而言,究竟是練頭、練手、練足、還是練其他部位;究竟是練先天之氣,後天之氣,還是練混元之氣;究竟是用“重陰”,還是“重陽”,由於其則重麵和目的不同,對數的要求自然也就會不相同。我國氣功門派、功法眾多,氣功術各不相同,所以運用的數也就有所差異,然而卻總是形影相隨。
正文 第79章 為什麼許多功法都與數字密切相關(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