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是氣功療法的重要環節。呼吸方法比較常用的有以下幾種:自然呼吸法——這是每個人出生後具備的生理呼吸,絲毫不加意念支配,呼吸時自然,柔和均勻,但缺點是不夠深長;順呼吸法——吸氣時膈肌下降,腹部外凸;呼氣時隔肌上升,腹部內凹;腹肌上下移動幅度大,腹肌前後運動量大,逐漸練成腹式呼吸;逆呼吸法——與順氣呼吸正相反,但它較順呼吸法的運動的幅度和強度大;停閉呼吸法——這種方法有兩種:鼻呼口呼法——呼吸道有病,內腔變狹,呼吸不暢時采用此法;氣通任督脈法——采用逆呼吸法,用鼻吸氣,同時以意領氣,意想氣到臍丹田,然後下至會陰;呼氣時以意領氣,意想氣由會陰循脊椎至百會(頭頂),由鼻呼出,故名小周天呼吸法;潛呼吸法——是在練順呼吸法或逆呼吸後自然出現的一種呼吸法。其特點是吸氣綿綿,呼氣微微,息息均勻,呼吸出入用手試之於鼻,沒有明顯感覺,故又名叫做潛息法;真息法——古人雲:“蓋凡息即停,而真息自動”。所謂息停。不是強閉不出,而是虛極靜篤,心愈定而息愈微,神凝氣結,止此一息,此時從外表來看呼吸好像停止,但實際上仍在用肚臍呼吸,腹中的旋轉跳動,故又叫做“胎息”。此乃功夫較高階段。
以上8種呼吸法中,順呼吸法和逆呼吸法對防治心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療效較好;停閉呼吸法對防治消化係統疾病療效較好;鼻吸口呼法對防治呼吸係統疾病療效較好;氣通任督脈對防治神經係統療效較好;但各種呼吸法應根據病情和功法要求辯證采用,以免發生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