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眾的支持和參與下,短短十來天時間,大小道路被整修得平平坦坦,兩邊砍得亮亮堂堂。所有水利設施修膳一新,涓涓流水進入農田,隻管整田插秧。
彭治中美名四起。周邊十多個鄉鎮,上萬名鄉親慕名加入“邊區民眾團結抗日會”,兩千多青壯年報名參加武裝隊伍。
苗兒灘財主白大富,是個開明的人,說話很有分量。小隊長白玉階就他的兒子。他私下發動財主們捐贈錢款,用以購買槍彈。這次修膳水利設施,財主們沒花一分一厘,受益的卻是他們。窮人們能有幾丘水田?過去各地土匪常來打“秋風”,又折財又受怕。現在彭治中拖隊伍,保境安民,沒給地方增加一點負擔,還盡做善事,財主們心中自然有數,大家紛紛響應。
一天,白大富帶著人挑來兩萬多塊銀圓。拱手道:“彭會長,這是大家的一番心意。請你笑納!你們再添些槍彈。”彭治中激動不已,單腿拜跪:“多謝白老前輩!請您代我感謝大家解囊相助!”他從自己家又添了一些銀兩,及時購回一批槍彈。至此,“邊區民眾團結抗日會”,共發展武裝人員三千餘眾,有快槍、火銃三千餘支。彭治中拖起的這支民間武裝,初具規模。
此地民風剽悍,難免粗俗野蠻。彭治中決定辦個夜校,教化頑童,培育後代。他選用《十月懷胎》《三年哺育》《教兒經》和《女兒經》等傳統內容為教材。開課那天晚上,勞車河寨上的孩子們個個興奮,早早地吃了晚飯來上夜校,規規矩矩坐在堂房裏等著上課。門外,擠滿了看熱鬧的大人。軟巴背著連槍在院子裏走來走去,維護秩序。
澤絲背著連槍站在堂房一個角落裏。她也想聽聽少爺上課。彭治中微笑著從耳門走了出來。嘰嘰喳喳的聲音嘎然而止,屋裏屋外,一片肅靜。幾句簡單的開場白過後,授課開始。教的是《十月懷胎》。彭治中教一句,孩子們跟著讀一句:
……
三月懷胎如病害,手腳無力頭難抬。
五穀雜糧娘不愛,一天隻想酸的來。
……
九月懷胎菊花黃,兒在娘肚不耐煩。
舞手伸腿亂動彈,娘撫大肚安兒郎。
十月懷胎恩似海,我兒要到世上來。
娘奔死來兒奔生,為娘快上望鄉台。
突然,堂屋裏有人低聲哭了起來。遁聲望去,是澤絲蹲在角落裏哭泣。《十月懷胎》,字字句句打動著她那顆女兒心。她的哭聲像一陣寒風,吹痛了人們的心。屋裏院外,一片噓唏。不管小孩還是大人,全都涕淚並下。彭治中自己也是淚光閃爍,幾度哽咽。
教完《十月懷胎》,接著教《三年哺育》。彭治中教一句,孩子們仍然跟著讀一句:
從兒呱呱落地來,娘把心肝抱入懷。
一天要喂若幹奶,娘喂慢了兒啼哀。
我兒長牙胃口開,兒吃白米娘吃菜。
坡上見到好野果,帶回家中喂我崽。
半夜我兒尿了床,娘睡濕來兒睡幹。
要是我兒得了病,為娘嚇得淚汪汪。
字字句句,敲擊人心。澤絲跑出門去,站在院子失聲痛哭。她的哭聲,感染了人們。屋裏屋外,哭聲一片。
想想也是,小時候,父母把子女含在口裏怕融了,捧在手上怕痛了。大了一點,有時不聽話,讓父母操心慪氣。成家立業後,隻顧著自己妻兒,卻冷落了年邁的父母。等到父母去逝時,才想到老人的種種好處,跪在靈前痛哭。可是,晚了!《三年哺育》教人記恩。
夜校一辦,難以收場。勞車河兩岸的人們都要來聽彭治中上夜學。彭治中欣然應許,夜校辦了兩三個月才告一段落。那段時間,一到半夜,勞車河沿岸山路上,全是星星點點的火把在繞動。那是家長們帶著孩子趕路回家。
《十二懷胎》《三年哺育》等,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於情於理,切人肺腑。不少人學習後,能夠全篇背誦下來。人們口頭傳頌,影響後來若幹年。
陽春三月,勞車河畔一片春光。河水與春日融成燦爛的色彩,滿河的春水,一片金波蕩漾。岸邊,花紅柳綠。布穀鳥殷情的叫聲,開啟了秧門,沿河兩岸一派春播忙碌景現。人們在農田裏插著稻苗,悠揚的山歌聲,此起彼伏。好一幅祥和美麗的田園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