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錢高參帶寶加盟 田縣長攜女進山1(2 / 2)

彭治中的心裏並不平靜。他靠在牆壁上,睜著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蔣先生的畫像是否還有懸掛的必要。既然要另立門派,幹脆就不懸掛了。可是,總不能懸掛自己的畫像。他在黑暗中笑了笑。幾經推敲,決定就懸掛中山先生一人的畫像。他對孫中山是崇拜的。第二天早上,他親自將孫中山的畫像懸掛在廟宇的正堂上後,便帶著一行人前往二酉山。

二酉山,為道家第二十六洞天,也是中華文化的聖山。位於沅陵城西北十五公裏處,因酉水和酉溪在此彙合而得名。抗戰爆發後,湘府遷往沅陵,山城彙聚了大批文人騷客,他們經常前來二酉山朝聖。一時間,這裏變得熱鬧起來。

陽光柔和而多情地照耀著寬闊的河麵,雖是新春,卻有幾分春和景明的氣象。湖光山色好風景,碧水長天共一色。氣勢磅礴的二酉山倒映在水中,山水相融,顯得靈性而神密。

今天,前來二酉山遊玩的人真不少。人們在那條石徑上,或上或下,絡繹不絕。渡口處,熱熱鬧鬧。渡船來來往往,河麵一片喧嘩。斯文的太太小姐們,上船下船,格外小心冀冀。

彭治中一行五人策馬來到了二酉山下的小寨子。他們穿著畢茲卡民族服裝,與當地民眾無二異。隻因彭治中風流倜儻,氣度不凡,引來少女和少婦們那羞答答的目光。趙小蘭、墨查苦裏和澤絲三人如花似玉,小夥子們和那些好色的男人,也將目光頻頻地朝她們身上聚焦。

彭治中一行心曠神怡,他們將馬匹拴在了岸邊的苦櫟林裏後,便登上了渡船。船到河心,一個著長袍的中年人送客到河邊,發現了彭治中的背影。他覺得眼熟,向四周一望,看見苦櫟林中的馬匹,心中明白是誰到了此地。他不動聲色,等客人上了船後,才不慌不忙轉身回家。

彭治中一邊隨人群慢慢上山,一邊神彩飛揚地給趙小蘭和墨查苦裏講解二酉山厚重的曆史。他說:“相傳,遠古時黃帝曾藏書二酉山。後來,有個名叫善卷的武陵人,不滿舜帝禪位,隱居在這座山上守護書卷,教化當地百姓。宋真宗曾下聖旨,在山頂修建善卷祠堂。可惜,現在不複存在了。周朝時,周穆王又在此山收藏異書。秦朝一統天下,秦始皇焚書坑儒。博士官伏勝冒著株連九族之罪,偷走五車禁書。”彭治中停下話,故意留下懸念,笑著打量了一眼墨查苦裏。墨查苦裏目光閃爍,聽得如癡如醉。她輕輕地舒了一口氣,報以表哥多情一笑。

趙小蘭的雙眼格外明亮。燦爛一笑,催促道:“少爺,後來呢?你快說呀!”她知道,此時隻能稱呼司都長為少爺。此時此刻,她更加對這個風度翩翩而又才華橫溢的上司充滿愛慕之情。彭治中的身邊簇擠著一群繞有興致的遊人,其中不乏美貌多情的少女和倩婦。人們滿臉笑容,希望他趕快說下去。軟巴兄妹一前一後,緊緊護衛在彭治中的左右。軟巴雖然沒有讀過書,但也聽得有滋有味。澤絲那雙晶瀅明亮的眼睛裏,波光蕩漾,不時朝少爺投去熾熱的目光。

彭治中灑脫一笑,繼續說道:“他千裏迢迢,來到這裏,將書藏在半山腰石洞裏,為後人留下了文化火神。二酉山藏書功德,厚重千秋,被曆代文人墨客視為天下名山而敬仰崇拜。後人在山中建了翠山、妙華兩個書院。不少有錢人將子女送到這裏發蒙,不知出了多少風流人物。可惜,我沒上這來發蒙,不然……不講了。”他故作遺憾地笑了笑。趙小蘭興致極高,笑問道:“說呀,不然什麼?”墨查苦裏調皮一笑:“不然,就當了省長的女婿!”眾人開心大笑。

彭治中一行,興致勃勃地來到了半山腰上的藏書洞門口。趙小蘭和墨查苦裏迫不及待地走了進去,想看看藏書的地方。彭治中好像發覺有人跟蹤,立即停止腳步,目光冷峻地掃視著人群。一個漢子快步跟了上來,欲靠近彭治中。軟巴迅速貼上那人,澤絲緊緊護在彭治中的麵前。那人朝軟巴友善的一笑。彭治中走了上去,低聲問道:“兄弟,有何貴幹?”那人笑道:“大爺稀走!龍大哥請你們下山去吃酒。”

來人是下麵寨子袍哥龍大爺的手下。去年彭治中曾登門拜會過龍大爺。原來,在河邊送客的那個中年人,就是龍大爺。彭治中本來不想驚動他,結果還是被他發覺了。在他的地盤上,什麼事也瞞不住他。彭治中笑了笑,點頭應許。來人轉身離去。這一切,好像沒發生似的,人們進進出出,渾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