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時間可以擠出來——忙媽媽也是好媽媽(2)(1 / 3)

上班族媽媽置身職場,但心中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著家中的寶貝,擔心他吃得好不好、穿得如何、玩得怎樣。懷著擔憂工作,效率當然不會高。這時,媽媽不妨在上午索性暫時拋開對孩子的擔心,全身心地工作,然後中午給孩子打一個電話,和他進行溝通,親口問一問他的狀況,聽一聽他稚嫩的聲音,在了解孩子情況的同時,也可以一解相思之苦。這就好比讓媽媽在午間吃了一顆定心丸,下午來臨的時候,媽媽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

很多幼兒園的老師也表示,大多數家長早上8點將孩子送到學校,下午4、5點,甚至6點才能接回家,使得孩子在白天非常想念媽媽。因此,幼兒園也很支持媽媽在白天的時候給孩子打一通電話,隨便跟孩子聊些什麼。這樣,孩子就會明白,媽媽雖然將自己放在幼兒園裏,但心中還是非常掛念自己。孩子一旦明白自己在媽媽心中的重要地位,就不會感覺被忽視、被冷落。

陶陶自從被送到幼兒園之後,變得越來越內向,似乎跟媽媽也不那麼親近了。有一次,陶陶耍脾氣不去上幼兒園,陶陶媽一氣之下打了他一巴掌,他竟然大喊了一句:“媽媽壞,媽媽不要我了,每天送我去幼兒園!”陶陶媽愣住了,才知道原來陶陶心中是這樣認為的。頓時,她覺得愧疚極了——陶陶上幼兒園這麼久,自己竟然沒有去關心他內心的想法。於是,陶陶媽當天送陶陶去幼兒園的時候,跟老師商量,自己每天往幼兒園打一通電話,請老師轉給陶陶。老師表示很支持。

這樣,陶陶媽給自己的手機定了一個定時提醒,每天吃過午飯的時間,都會準時給陶陶打一個電話。內容無非是問問陶陶,“今天上午過得怎麼樣”“中午的飯好不好吃”“上課時學會了什麼”,最後再告訴陶陶:“你要乖乖的,媽媽下班就去接你。”而陶陶也逐漸變得愛和媽媽講電話了,他有時很自豪地說:“媽媽,老師今天又給我發了一朵小紅花!是獎勵我聰明的!”有時又說:“媽媽,我今天畫了一張畫,我回家拿給你看!”有時甚至會主動問媽媽:“媽媽,你今天工作累嗎?累了就回家。”或者用稚嫩的英文說:“mommy,iloveyou!byebye!”令陶陶媽感動不已。

陶陶媽還聽陶陶的老師說,為了每天能夠在給媽媽打電話的時候“炫耀”自己的優點,陶陶做什麼事情都比以前更認真了;而每次接完電話之後,整個人也都是精神抖擻的,心情特別好,跟其他的小朋友交流起來也很愉快。

陶陶的每一通電話,都是老師接通之後直接給陶陶,談話的內容老師從來不介入,陶陶和媽媽道完“再見”之後,就直接掛掉電話。這使得陶陶感覺自己很受尊重,覺得自己像個小大人似的,不用受別人的管教。時間一長,陶陶也逐漸因此變得膽大起來,不再是剛去幼兒園時畏首畏腳的膽小孩子了。

孩子都是很依賴自己的媽媽的,因為媽媽是他從出生以來在肢體上、“語言”上、情感上接觸最多的人,一旦他們開始長時間地離開媽媽,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感覺到恐慌,甚至覺得媽媽“不愛自己”“不要自己”了。這就告訴媽媽們,千萬不要上了班就對孩子不聞不問,或者將對孩子的思念藏在自己的心底。堅持在每天工作之餘給孩子打一個電話,關心他一天的情況,表達自己的愛,這會給孩子帶來較強的安全感,對孩子的身心都會有好處。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媽媽給孩子打電話,一定要保持樂觀和“點到即止”的原則。一方麵,用積極的態度詢問孩子一天的活動,表揚他的聽話,告訴孩子自己很快就能和他見麵了;而不能說“媽媽也很想陪著你,但是媽媽沒有辦法,必須上班”,這會讓孩子覺得媽媽上班是一件被迫無奈的事情,久而久之會產生一種消極的心態。“點到即止”,是指媽媽可以跟孩子很愉快地說“愛你”,但不能過於悲戚地表露想念,否則孩子也會感染到這種不良的情緒,覺得不能和媽媽見麵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因此在家中或幼兒園裏都鬱鬱不振。

上班族媽媽,每天和孩子愉快地通話一會兒,隨時關注孩子的狀況,又能加深彼此的感情,還能幫助孩子保持健康愉悅的身心。可見,上班族媽媽別覺得這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而要抓住每個午餐時間,給孩子致一通親情電話。

職場媽媽育子經

孩子幼小的心靈就像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朵,需要媽媽精心的嗬護與定時的灌溉。午間一通親情電話,就像是給孩子的心靈之花注入了養分和活力,使其開得更加健康與嬌豔。因此,媽媽千萬不要吝嗇中午的這幾分鍾,這幾句簡單的話語,就是對孩子愛與關懷的體現。

下班回到家,先來個五分鍾親子互動

上班族媽媽結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後,懷著對寶貝無限的想念回到家,進門的第一件事情當然是要和孩子“親熱”一番。不過,這剛進門的時間應該怎樣利用起來,媽媽們卻可能不那麼明了。有的媽媽拖著一身疲憊回家,跟寶貝打聲招呼,親一下小臉蛋,可能就交代過去了,然後跟孩子說一聲“媽媽很累”,就沒精力再應付孩子了。殊不知,這樣對孩子來說卻有可能是一種情感上的“打擊”——孩子在家中等待了一天,積蓄了一天的盼望,好不容易把媽媽盼到家裏,還沒來得及將攢了一天的思念和熱情釋放出來,媽媽可能就已經轉身做別的事情去了。這不僅會讓孩子備受冷落,還可能降低孩子日後對媽媽的期待程度。因此,媽媽一定要明白孩子心中所想,在進家門的五分鍾盡可能滿足孩子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