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紙上談兵的“創意”(1)(2 / 3)

網絡上流行的一個《中國人生活太幸福》的段子:

早上喝一杯三聚氰胺毒牛奶,吃兩個硫黃熏毒饅頭,夾根河南產瘦肉精豬肉火腿,切個蘇丹紅鹹鴨蛋,來兩口膨化粉做的麵包,中午買條避孕藥魚、尿素豆芽、膨大西紅柿、石膏豆腐、毒生薑、麻辣燙加止瀉藥,再買點牛肉膏牛肉燉點膨大西紅柿,回到豆腐渣工程房,開瓶甲醇勾兌酒,吃個增白劑加硫黃饅頭。飯後抽根高汞煙,晚上鑽進黑心棉被窩。白天黑夜,渴了喝杯塑化劑飲料,餓了吃點塑化劑奶粉鈣片,哇,中國人的生活太幸福了。

除了消費者的需求,企業也有需求。很多大型企業很容易遭到假冒偽劣產品的山寨,品牌形象遭到毀壞,經濟損失也很大。更主要的是,它們往往還不敢公開打假,因為一說市場上有它的假貨,它連真貨都賣不動。所以,手機短信打假的項目可以保障這些企業的權益和收入,幫它們挽回損失,保住它們的品牌形象。

食品安全問題、假貨問題,也是讓中國政府感到很頭痛的問題。這些問題是這些年來政府被老百姓詬病、抱怨最多的事情之一,打假是政府的職責所在。所以,手機短信打假這個項目,肯定也會得到政府的支持。

具備了政府的支持、企業的支持和老百姓的支持,這是我們對市場概況的一個分析。那麼,怎麼做呢?非常之簡單,利用普及率最高、人手一部的工具——手機,用以下三種方式來打假:短信、二維碼和rfid。

本策劃采用的第一種方式就是最簡單的短信,建立一個移動短信平台。首先,成本很低,任何一部手機,都既能發短信,也能收短信。發一條短信一角錢,誰都發得起。其次,不需要先進的技術,就利用短信通道,對運營商而言,成本也最低,因為短信不占用網絡信道,它是見縫插針似的滯後發送,網絡空出來了,這個信息就會被自動發出去,網絡忙的時候,這個短信可以先等等,而語音、上網則不然,它們很大的成本來自於占用網絡的帶寬資源和信道資源。我們曾經測算過,短信是運營商利潤最高的業務,一毛錢裏麵毛利可以達到7分錢(近年一些網絡報道甚至說手機短信的成本趨近於零,相當於1元/千條)。所以對運營商來講,搞這個業務既能增加收入和利潤,還能夠創造社會效益。

數據

手機普及率

根據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13年第2季度通信水平分省情況》顯示,2013年6月末全國手機普及率為87.1/百人,其中普及率前十名:北京160.0(部/百人,下同),廣東132.1,上海129.3,浙江125.0,福建112.8,內蒙古104.8,天津99.4,江蘇98.1,遼寧98.1,寧夏97.3。

中國移動、中國電信,或者中國聯通都可以建這個信息化的平台,運營商不願意幹,還可以由第三方的公司來投資建立。建立這個平台過後,去說服那些生產食品、藥品、化妝品、白酒、飲料等等的企業公司來加盟,把它們生產的每一個產品給一個特定的短信編碼,並把它印到這件商品包裝的某個位置上。這個短信編碼就跟它的數據庫id形成了一一對應的關係。通過這個編碼,可以看出這個產品是提供給哪個國家,哪個地區,哪一家經銷商的。也就是把渠道的劃分和商品的去向,進行了一個編碼式的連接。對企業而言,它不僅解決打假的問題,還解決了渠道管理當中最頭疼的一個問題——經銷商之間互相竄貨,比如說本來是賣給北京經銷商的酒,商家看到湖南的市場不錯,壓低價格,偷偷把酒甩到湖南市場上去銷售,這就搞亂了這個酒公司的全國市場價格。而這個短信打假的編碼就能夠把賣到北京地區的酒和賣到湖南地區的酒區別開來,這樣可以迅速查到每瓶酒到了哪兒去。所以,對於這樣的編碼商品管理,企業的積極性會很高。

這個項目的最大難度在於推廣。第一,要讓所有的消費者知道這件事兒,願意使用這項服務。因為最終的打假過程是通過老百姓在買這些商品的時候,找到包裝上的編碼,然後把這個編碼發到全國統一的打假短信號上去,在幾秒鍾之內,數據庫係統就會自動給這部手機回複一條短信,無非是三種結果:“抱歉,你所查詢的商品,未記錄在案,是假貨。”或者是“抱歉,你所查詢的這件商品,應在四川地區銷售,不應在北京地區出現,謹防假冒。”或者是“謝謝,你所查詢的商品是正品,為某某公司,某年某月某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