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要讓相關的所有企業,都能夠加入手機打假短信聯盟,參加的企業越多,整合規模資源的影響力越大,如果隻有一家企業參加,那麼對老百姓來講,規模就很小,整合平台的運營成本就很高。這個項目的要害就在於聯盟合作、共贏推廣,可以首先說服每一個行業中受假貨影響最大的龍頭企業。因為他們損失最大,積極性最高。
第三,平台中的企業要共同承擔短信打假市場的推廣費用、廣告費用,眾人拾柴火焰高,才容易推廣。這些大牌企業,都有很雄厚的廣告費。它們在全國各地也都有自己的經銷渠道。而且,每一件商品本身如果印上了打假的品牌化商標,實際上就是一個傳播廣告的看板,就是一個廣告的載體。
案例
打假聯盟,費用不菲[2]
2000年3月,由寶潔公司牽頭發起的“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優質品牌保護委員會”(qbpc)在北京正式成立。這可謂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打假組織,第一批成員公司為耐克、聯合利華、強生等在中國的28家世界最著名的跨國企業,截止到2011年8月30日,已經有198家跨國公司加入了優質品牌保護委員會。
參與這個打假聯盟的企業除了每年交1萬~2.5萬美元不等的會費以外,平均每家公司還要花四五百萬元人民幣用以“民間打假”。
高額的打假費用直接影響產品價格
山西汾酒集團:2011年年報數據中顯示山西汾酒當年的打假費為358.98萬元。
貴州茅台:貴州茅台酒廠從2003年時就稱每年打假費用上億元,2012年更是投資1.8億元建設茅台酒流通追溯體係,該係統可以通過為每瓶酒添加rfid電子標簽,存儲相應追溯及防偽信息實現茅台酒的質量追溯及防偽。
打假費用過高直接影響產品價格[3]:王守義十三香的董事長王銀良說,近10年來,王守義十三香每年用於打假的費用比產品研發的費用還高,而且品牌形象嚴重受損,加之2006年以來,由於原材料、工人工資及運費的大幅度上漲,迫使企業不得不提高產品的價格,以維持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廠家的產品調價,又給製假銷假者留下了豐厚的利潤空間。
第四,更重要的是要邀請國家工商總局、政府打假辦公室等相關機構來出麵參與,還要聯合大型的媒體,比如中央電視台,做公益廣告和形象推廣。中央電視台有專門的公益形象廣告時段,每年還有引人注目的“3·15”晚會,需抓住這幾個關鍵點進行推廣。總之,聯合媒體、政府、企業共同推廣。
第五,推廣策略上,一方麵是要告訴消費者,每年因為買到假貨,有多少人的臉被毀容,多少孩子不幸得病死去,有多少人喝到假酒眼睛失明,有多少人因為買到假貨,受到了什麼樣的危害。同時告訴他們隻需要利用手機,花一毛錢,發一條短信,就能保護他們和家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另一方麵就是針對企業進行宣傳,讓它們清楚,與其自己打假,花費巨大,見效困難,還不如加入手機短信打假聯盟,得到信息化手段的、低成本的企業權益保護。隻有保護了自己的消費者,才能夠在假貨橫行的時代,保護住自己的品牌形象和企業信用,保障收入和利潤。為客戶著想,就是為自己著想。在對消費者的宣傳過程當中,每一則廣告,還可以公布率先加入手機短信打假聯盟的企業有哪些,並提示在購買商品的時候,如果沒有看到手機短信打假商標,請慎重購買。那些沒有加入這個短信打假聯盟的企業,它們的商品就很可能賣不出去,一旦發現自己產品賣不出去,它們就會主動加入手機短信打假聯盟。
第六,還可以讓各個參加短信打假平台的企業都拿出一點錢出來,設立一個手機短信打假基金會。這個基金會幹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為那些受到假貨傷害的受害者或家庭提供經濟上的援助。第二件事情,就是鼓勵打假英雄。如果消費者通過手機短信打假,發現了假貨,鼓勵投訴,如果通過你投訴檢舉的手機信息而破獲了造假的團夥,那麼可以從這個基金裏麵,拿出一部分錢來,作為對你的獎勵。
這樣一個業務,就是典型的利用手機、利用短信業務的形式,來實現b2b2c模式的行業信息化應用——一個中間平台幫助企業來保護它的消費者,不受到假貨的傷害。通過這樣的推廣,三五年以後,在那些最敏感的、直接跟人民的生命健康相關聯的領域,隻要有一半的消費者通過手機發短信打假,規模和收益有多大呢?比如這些商品一年在中國的總銷量是一萬億件,如果有一半的人發短信的話,就會產生來回兩條短信,上行一毛錢,下行就算是行業集團短信業務打折,按3分算5000億件商品也會有650億元的短信收入。所以這是一個利國利民利己的事情。是利用手機來獲取財富的一個值得嚐試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