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旅縱橫開始做的時候,航班管家和飛常準隻做了航班動態這一個點。如果說航旅縱橫與兩個先行者最大的差別,就是其對中航信過去在國內180個機場鋪設的離港係統數據的深度整合,推出了“前序航班”功能,允許用戶查看所乘航班在前一個出發地的起飛及航行情況,以及早判斷飛機是否晚點。這個關鍵性並且其他應用無法跟隨的需求點,一下子樹立了這個產品的獨特價值。從產品進化來看,後來手機值機、航班選座等功能的加入,進一步強化了它與對手的用戶體驗差異。但是數據流的整合能力,才是這個產品背後最有價值的地方。
中國整個商旅領域一直是一個“多緯度”的結構——旅客一旦購票,即會收到代理商、航空公司、機場等多方發來的信息,但這些信息又都隻是某時某地的片段,沒有整合,旅客不知道該以誰為準。航旅縱橫依靠中航信在信息采集、整合及發布上有天然優勢,能夠成為旅客航旅出行的一個統一的平台。
航旅縱橫似乎正在瞄準以不斷流動變化的數據為紐帶,一端對接旅客,另一端對接為旅客提供服務的企業或機構,比如航空公司、攜程等ota、酒店甚至度假村。這將是一個能讓中航信興奮的商業想象前景,還有可能打破民航業一直以來的信息“隔斷”,為旅客出行提供延展到乘機之外的一體化服務體驗。
手機彩信名片:低碳+廣告+社交的實名平台
現代社會人與人的交往比較頻繁,而名片是使用數量巨大的一個社交工具。我們大致估計一下這個數字,可以意識到每發一張名片就意味著有樹被砍伐。那麼每年中國人發掉的名片毀掉了多少森林?這就是第一個需求:符合環保的低碳人生。
數據
如果一棵鬆樹的重量為730千克,大約可以製造365千克紙。假設采用200g/平方米的紙製作90mm×54mm的名片格式,1平方米的紙可以製作名片222張,一棵樹能製作名片4,050,150張。
被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大師”的喬·吉拉德曾經連續12年平均每天賣車6輛,他在廣州的一次演講中說“我每年至少用掉100萬張名片”。[10]以此推算,喬·吉拉德一年使用名片將耗用2~3棵樹。
假設中國13億5000萬人口中,每天使用1億張名片,那麼1天要消耗掉24棵樹,每年要消耗掉9012棵樹,一張名片毀掉一片森林。
另外,紙質的名片難以管理,使用極不方便,就算你要把它錄入電腦,就算你采用二維碼掃描,依然是不方便,所以為什麼不利用雲計算時代的手機名片平台來提供雲社交的電話號碼簿和人際關係管理服務呢?
這個業務其實非常簡單,建立一個雲平台,創造出一個智能軟件,讓每個人用這個軟件diy自己的個性化名片,隨心所欲,按照自己的喜好,很容易地就可以設計一張具有個性化的手機電子彩信名片。你可以放上相片,可以設計漫畫,列出你願意公布的聯係地址、聯係方式,還可以在這上麵設計自己的個性化簽名,或者是你所從事的行業的廣告信息……設計好了電子名片過後,在跟人交往的時候,你不需要發傳統名片,他的手機號一告訴你,你一點手機,名片就傳送到他的手機上,而且還直接備份傳送到了雲端的平台上,我們可以針對每一個人,建立基於個人的雲名片的管理信息平台。
對於這樣一個平台的推廣,它帶來的利益就是低碳、方便、智能化、應用廣泛、後續利用的價值巨大。它是一個社交管理平台、實名製廣告平台、低碳環保的社交平台、基於社交的自媒體傳播平台。所以看似是一個很小的業務,實際上是一個很龐大的應用。如果捆綁微信這樣的免費ip通信應用,效果會更好。
雲名片的盈利模式假設:
*利用“雲名片”大數據延伸推廣精準的生日、節日、紀念日的手機電子賀卡。
*利用“雲名片”推廣各種具有個性化、針對性的生日、節日燈社交禮品。
*利用與位置服務的結合提供精準的地圖導航廣告業務。
*潛在的精準化電子商務推廣。
案例
幸會——基於位置的電子名片交換軟件[11]
幸會是一個以線下活動為中心的交換名片的移動社交應用,通過幸會你可以方便地跟在同一會場的人通過手機交換電子名片,會後可以對名片進行管理以及未來查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