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法】取青山核桃3000克,搗碎,置淨器中,加白酒浸泡,密封,經20日後開啟,以酒變褐色為度,過濾去渣,貯入淨瓶中備用。
【用法】每日3次,每次飲服10毫升。
【注釋】山核桃味甘性溫,有斂肺定喘,溫腎潤腸之功。酒浸成劑助藥勢,行散溫潤,則可治胃痛,急、慢性胃病患者均宜。
山棘果酒
【來源】民間驗方。
【用料】山棘果2500克,白酒1升。
【功效】健脾開胃,增進飲食。
【適應證】脾虛胃呆,食積不化,婦女妊娠思的嘔吐等症。
【製法】將山棘果洗淨榨取果汁,同酒共貯於淨瓷器內,微煮候冷即可飲用。
【用法】每日3次,早、午、晚各服30~50毫升。
【注釋】山棘果消食健脾,滋養強身,與酒同製能使山棘的有效成分充分析出,易於吸收。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山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類及各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並作為保健飲料被廣泛應用。本藥酒健胃健脾,幫助消化,主要用於脾虛、胃弱、消化不良、妊娠嘔吐等症。
大棗豬胰酒
【來源】《肘後備急方》。
【用料】豬胰3具,大棗100,酒1.5升。
【功效】補脾和胃,益氣生津。
【適應證】胃虛食少,脾弱便糖,氣血津液不足,營衛不和,心悸怔忡。
【製法】將豬胰洗淨,置淨瓷器內入酒浸泡,煮30分鍾,候涼過濾去渣留液貯存。
【用法】每日2次,早、晚各飲30~50毫升。
【注釋】方中之藥均為甘緩補中之品,大棗補脾益胃;豬胰甘平,健脾益肺。二藥配酒,酒助藥力,減其呆滯,增其迅利,補而不滯,事半功倍。凡脾虛胃弱、氣血津液匱乏、心血不足、營衛不調的患者,應用此方緩補平調均有效果。
萬壽藥酒
【來源】《奇方類編》。
【用料】紅棗250克,石菖蒲8克,川鬱金8克,全當歸15克,五加皮8克,廣陳皮8克,茯神8克,懷牛膝8克,麥冬8克,紅花4克,燒酒3升。
【功效】健脾胃,和氣血,益壽延年。
【適應證】脾胃不和,飲食減少,氣血不暢,腰膝酸軟,乏力神疲。
【製法】將上藥共裝入白紗布袋,酒與藥共入淨壇內,煮20分鍾,埋入土中3日退火氣,取出過濾即可飲用。
【用法】每日2次,早、晚各飲30~50毫升。
【注釋】方中紅棗安中養脾,補氣生津;石菖蒲、陳皮、茯神健脾和胃,理氣化濁;鬱金、當歸、紅花解鬱安神;麥冬滋養胃陰;五加皮、懷牛膝強筋壯骨、補中益精。諸藥用燒酒煮之,更增厚腸胃散濕氣、滋養強身之效。
馬蹄香酒
【來源】《本草綱目》。
【用料】馬蹄香200克,白酒3升。
【功效】散風逐寒,消痰行水,活血,平喘定痛。
【適應證】噎食膈氣,感冒頭痛。
【製法】將上藥加工研末,用酒上文火熬之,成膏脂。
【用法】每飲2匙,白酒2匙調下,每日3次。
【注釋】馬蹄香又名杜衡,為馬兜鈴科植物杜衡的根莖及根或全草,性味辛溫,《名醫別錄》謂“主風寒咳逆”;《本草綱目》曰:“散風寒,下氣消痰,行水破血,殺蟲”。《藥性論》謂其“止氣奔喘促,消痰飲,破留血,主項間瘤癭之疾”。
王旭高藥酒
【來源】《清代名醫醫案精華》。
【用料】黃芪(炙)90克,白芍60克,地膚子40克,茯苓90克,酒2升。
【功效】健脾退黃。
【適應證】虛黃型黃疸。兩目及身體皆黃,小便自利而清,此屬脾虛,非濕熱所致,名為“虛黃”。
【製法】將諸藥洗淨,搗碎,用白紗布袋盛之,置淨器內,入酒浸泡,密封,5~7日後開啟,去掉藥袋,過濾後裝瓶備用。
【用法】每日2次,每次溫飲20~30毫升。
【注釋】方中炙黃芪性味甘、微溫,功能補脾益氣,且溫中固表,利營衛之氣,為治虛之要藥,《名醫別錄》雲其“主婦人子宮髒風邪氣,逐五髒間惡血。補丈夫虛損,五勞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氣,利陰氣”。《本草正義》曰:“黃芪,補益中土,溫養脾胃,凡中氣不振,脾土虛弱,清氣下陷者最宜。其皮直達人之膚表肌肉。固護衛陽,充實表分,是其專長,所以表虛諸病,最為神劑”。白芍性味苦、酸,微寒,功能養血柔肝,補中止痛,為安脾瀉肝之良藥,《珍珠囊》謂其“白補赤散,瀉肝補脾胃。……其用有六:安脾經,一也;治腹痛,二也;收胃氣,三也;止瀉利,;上也;和血脈,五也;固腠理,六也”。《本草備要》謂其功效曰:“補血,瀉肝,益脾,劍肝陰,治血虛之腹痛”。地膚子性味苦寒,功能清熱利水,止癢,《本經》謂其“主膀胱熱,利小便。補中,益精氣”。《本草原始》雲其可“去皮膚中積熱,除皮膚外濕癢”。茯苓性味苦、淡,平,有利水滲濕,健脾,安神之功。《本草衍義》謂:“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闕也”。《藥品化義》雲“茯苓最為利水除濕要藥,書曰健脾,即水去脾自健之謂也”。4味均有益脾之功,脾健則營衛得暢,是以“虛黃”可愈。然清利之佐,有“推陳致新”作用,濁降而清升,是方劑配伍之巧妙處。又以酒製劑,以行藥勢,其效更佳。
五香料酒
【來源】《清太醫院配方》。
【用料】甘草100克,菊花100克,甘鬆100克,官桂100克,白芷100克,藿香100克,無奈100克,青皮100克,薄荷100克,檀香50克,砂仁50克,丁香50克,大茴香120克,細辛10克,紅曲10克,木香18克,幹薑12克,小茴香15克,燒酒9升。
【功效】溫中理氣,消食化積。
【適應證】脾胃氣滯,虛寒脘滿,食欲不振。
【製法】將上藥用白紗布袋盛之,置淨壇中,入酒浸泡,密封10日,開啟,過濾即可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