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補血(1)(3 / 3)

將熟地、酸棗仁裝入藥包。砂鍋內放入清湯、料酒,入藥包後燒開,再入豬蹄塊、蔥段、薑片燒沸,以文火煲至豬蹄熟爛,揀出蔥、薑、藥包。油菜從中間順長剖開,入鍋,加精鹽燒開,燉至熟爛,加味精、胡椒粉,淋芝麻油,即成。

功效:補血滋陰,寧心安神。適用於婦女更年期綜合征月經紊亂,心悸心煩,眩暈,失眠多夢,宮冷幹燥。

3.天冬遠誌丸

原料:天冬、遠誌、地黃各60克,茯苓70克。

用法:以上四味烘幹,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每次10克,日服3次,以溫開水或溫酒送服。

功效:養陰血,強心誌。適用於心陰血虧所致心悸心煩,失眠多夢,神經衰弱,癔症。

4.熟地當歸酒

原料:熟地、當歸、黃芪、白術各30克,川芎、白芍各20克,香附15克,白酒1500毫升。

用法:以上各味研為細末,裝入紗布袋中,紮緊袋口後置於酒壇中後密封浸泡,每天輕搖1次,15天後即可服用。日服2次,每次15~20毫升。

功效:補益氣血。適用於血虛氣弱所致的婦女月經不調,痛經,食欲不振,神疲乏力。

【別名】紅棗、幹棗、良棗。

【產地】山西、河北、四川、貴州。

【季節】秋季采收。

【性味】性溫,味甘。

【歸經】入心、脾、胃經。

【功效】養血安神,生津潤燥。

(1)心血虛弱:症見內心煩躁,精神失常,抑鬱,悲傷欲哭,失眠,神經衰弱,飲食不振等。常見於慢性肝炎、貧血、高血壓、心髒病、甲狀腺功能亢進、低血糖等。

(2)氣血兩虛:症見食少便溏、乏力無神、心悸怔忡、脈細無力等。常見於慢性肝炎、肝硬化、貧血、更年期綜合征、高血壓以及大出血後等。

大棗

1.紅棗銀耳羹

原料:紅棗15克,銀耳25克,蓮子、枸杞子各10克,粳米100克,白砂糖10克。

用法:將幹銀耳、蓮子、枸杞、紅棗(去核)洗淨後泡軟;將粳米洗淨,以冷水浸泡半小時後瀝幹。將粳米、紅棗、蓮子、枸杞置入鍋中,加入約1000毫升清水,用旺火燒沸後轉至小火煮至八分熟。加入銀耳和白糖燒煮。冷卻後即可服用。

功效:健脾生血。適用於心血虛弱所致貧血、肝炎、血小板減少、消化不良等。

2.甘麥大棗湯

原料:紅棗9枚,炙甘草12克,浮小麥18克。

用法:以水6升,將3味原材以小火煎煮,取3升,早晚溫服。

功效:益心安神,和中緩急。適用於心血不足所致精神恍惚,心神不寧,神經衰弱,失眠健忘。

3.小麥紅棗粥

原料:大棗5枚,龍眼肉15克,小麥50克,粳米100克。

用法:大棗洗淨、龍眼肉切粒、小麥洗淨後加水浸泡、粳米洗淨,將四味放入砂鍋中共煮。起鍋時可加入白糖調味。

功效:養心益腎,補血安神。適用於心血不足所致怔忡不安,失眠煩熱,自汗盜汗。

4.豬心大棗湯

原料:豬心一個,大棗15枚,味精、食鹽適量。

用法:豬心剖開、洗淨、切片,大棗洗淨去核。二味入砂鍋加適量水同煮,先以大火燒沸,繼之以小火慢燉至棗、豬心熟爛,加入食鹽、味精即成。

功效:養心安神,補血養血。適用於心血虧虛所致心悸失眠,記憶衰退,麵色不華。

心肝血虛:症見內心煩躁,精神失常,心悸怔忡,抑鬱,心煩失眠,悲傷欲哭,神經衰弱,飲食不振。常見於慢性肝炎、貧血、高血壓、心髒病、甲狀腺功能亢進、低血糖等。

酸棗仁

【別名】酸棗核、山酸棗、山棗仁、棘刺實。

【產地】遼寧、河北、山西等省。

【季節】秋季果熟時采摘。

【性味】性平,味甘、酸。

【歸經】入心、肝經。

【功效】補血養心,斂汗止汗。

1.天王補心丸

原料:酸棗仁、五味子、當歸、天冬、麥冬、柏子仁各30克,生地黃120克,人參、玄參、丹參、白茯苓、遠誌、桔梗各15克。

用法:將上述藥材研為細末,煉蜜為丸,以朱砂作衣。每服9克,以溫開水衝服。

功效:滋陰補心,養血安神。適用於陰虧血少所致眩暈不寐,心悸怔忡,舌紅苔少者。

2.酸棗仁湯

原料:酸棗仁18克,茯苓、知母各10克,炙甘草5克,川芎3克。

用法:以上諸味加水煎煮,沸後再煮30分鍾。

日服2次。

功效:補心養血,安神除煩。適用於心肝血虛所致心悸、心煩,不眠,盜汗,頭暈目眩。

3.寧誌膏

原料:酸棗仁、人參各30克,辰砂15克。

用法:以上諸味研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小。每服1丸,以薄荷湯送服。

功效:補心養血,安神除煩。適用於心肝血虛所致麵色蒼白,心神不安,睡臥不得,語言失當。

4.歸脾湯

原料:人參6克,酸棗仁(炒)、白術、當歸、白茯苓、黃芪(炒)、遠誌、龍眼肉各3克,木香1.5克,炙甘草1克。

用法:以上各味藥以水煎煮,沸後再煮30分鍾。可加適量生薑、大棗。

功效:健脾養心,氣血雙補。適用於心血不足所致驚悸,怔忡,健忘,不寐,盜汗。

5.酸棗仁粥

原料:酸棗仁末15克,粳米100克。

用法:將酸棗仁炒熟入鍋,加水適量煎煮,沸後煮半小時左右,取汁備用。將粳米洗淨,加入鍋內與藥液同煮,米熟爛時即可服用。早晚溫服。

功效:養心,安神,斂汗。適用於心血不足所致神經衰弱,心悸,失眠多夢,黑眼圈。

心血虧虛:症見頭昏眼花,倦怠乏力,失眠多夢,健忘,氣短,心悸心驚,脈細弱。常見於冠心病、心髒病、神經衰弱、心律失常、月經不調等。

【別名】桑椹果、桑棗、烏椹、黑椹、桑葚子。

【產地】分布於全國各地。

【季節】秋季采收。

【性味】性寒,味甘、酸。

【歸經】入肝、腎經。

【功效】滋陰補血,養心益智。

桑椹第

1.桑椹膏

原料:桑椹3千克,蜂蜜1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