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補陰(1)(2 / 3)

用法:腔骨、豬通脊洗淨,豬通脊切成小塊。薑片拍碎。鍋中倒水,以大火將水煮沸,倒入腔骨和豬通脊,焯燙至變色後撈出,衝掉浮末,洗淨鍋內湯料。將腔骨和豬通脊塊倒入湯煲,加入約2000毫升清水並以大火煎煮。沸後撇去浮沫,入薑、湯料,蓋上以小火慢煲2個小時即可。喝前可加適量食鹽。

功效:清心潤肺,滋陰養胃。適用於陰血不足所致痰火咳嗽、便秘、百日咳等。

肺陰虧虛:症見幹咳咯血,大便虛秘,頭暈目眩,心神恍惚,飲食不甘。常見於肺結核、慢性肺炎、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肝炎,肺心病、肺衰竭、心律失常、糖尿病等。

海鬆子

【別名】鬆子、鬆子仁、新羅鬆子。

【產地】東北各省、雲南。

【季節】秋季果熟後采收。

【性味】性微溫,味甘。

【歸經】入肝、肺、大腸經。

【功效】滋補肺陰,養血潤燥。

1.風髓湯

原料:鬆子仁50克,蜂蜜25克,胡桃肉50克。

用法:將鬆子仁、胡桃肉搗碎,加入蜂蜜拌勻,上火煮沸,冷後裝瓶備用。每日2次,每次1匙,開水衝服。

功效:潤肺益腎,補中肥健。適用於肺熱陰虛所致咳嗽。

2.鬆子粥

原料:鬆子仁50克,粳米50克,蜂蜜適量。

用法:將鬆子仁搗碎後與粳米加水同煮,熟後加入適量蜂蜜,拌勻即可服用。早晨空腹及夜晚睡前服用。

功效:滋陰養液,潤肺滑腸。適用於中老年及體弱早衰,產後體虛,頭暈目眩,肺燥咳嗽,便秘。

3.鬆子抗衰膏

原料:鬆子仁、蜂蜜各200克,核桃仁、黑芝麻各100克,黃酒500毫升。

用法:將鬆子仁、核桃仁、黑芝麻搗成膏狀,置於砂鍋中,加入黃酒,以文火蒸煮,沸後10分鍾倒入蜂蜜,拌勻後繼續熬煮濃稠成膏,冷卻後裝瓶備用。日服2次,每次1匙,以溫開水送服。

功效:滋潤五髒,益氣養血。適用於肺腎虧虛所致腰膝酸軟,久咳不止,頭暈目眩。中老年人常服可強身健腦、延緩衰老。

4.雞油炒鬆仁

原料:鬆仁300克,雞油、甜醬、豆粉各適量。

用法:灶開旺火,雞油入鍋,燒沸後入鬆仁,快速翻炒至將熟,加入甜醬、豆粉,勻熟後即可起鍋,待涼服用。

功效:滋養機體,潤燥止咳。適用於肺燥陰虛所致咳嗽,腸燥便秘,毛發枯槁。

5.鬆子香菇

原料:鬆子仁100克,水發香菇400克,薑汁、濕澱粉、醬油、精鹽適量。

用法:將香菇洗淨、去蒂、切片,入沸水中焯軟。

將鬆子仁在沸水中稍泡去皮。油鍋燒熱,入鬆子仁稍炸,入香菇、薑汁、醬油、精鹽,燒至鬆子仁、香菇入味,即可用濕澱粉勾芡即成。當佐餐菜食用。

功效:滋陰養肺,潤膚烏發。適用於毛發早白等。

(1)肺胃陰虛:症見痰中帶血,久咳幹咳,形體消瘦。常見於肺結核、慢性肺炎、慢性支氣管炎、肺心病、糖尿病等。

(2)氣陰兩虛:症見食欲不振,飲食積滯,神疲力乏,胃脘嘈雜,嘔吐呃逆,咽喉幹燥,口渴欲飲,舌紅,大便幹結,脈細數。常見於慢性肺炎、小兒肺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等。

北沙參

【別名】遼沙參、條沙參。

【產地】遼寧、江蘇、山東等省。

【季節】7~9月挖取。

【性味】性涼,味甘、微苦。

【歸經】入肺、脾、胃經。

【功效】養陰潤肺,益胃生津。

1.北沙參煲龜肉

原料:龜肉100克,北沙參15克,胡蘿卜100克,紹酒、薑、蔥、鹽、素油各適量。

用法:將北沙參洗淨切片,胡蘿卜洗淨切塊,蔥切段。將炒鍋置武火之上,燒熱後加入素油,燒至六成熟時,下薑、蔥爆香,加入龜肉、胡蘿卜、鹽及清水300毫升,繼之以文火煲一小時即成。每日1次,服用適量。

功效:滋陰補肺。適用於氣陰兩虛所致慢性肝炎、牙齦出血、脅下硬結者。

2.北沙參茶飲

原料:北沙參、玉竹、生地、冰糖各適量。

用法:以上各味藥加水同煮至沸,冷後自取汁過濾,服用濾液。

功效:滋陰生津。適用於胃陰虛弱所致幹咳、口渴等症。

3.北沙參煮雞蛋

原料:北沙參20克,生雞蛋2枚,冰糖適量。

用法:將北沙參、生雞蛋、冰糖加清水共煮,約10分鍾後蛋熟,去殼再煮,20分鍾後,取湯溫服。

功效:養肺益胃。適用於肺胃陰虛所致咳嗽咯血,咽痛口渴。

4.北沙參麥冬飲

原料:北沙參9克,麥冬6克,甘草3克。

用法:以上各味藥以開水衝泡,代茶飲。

功效:滋補肺陰。適用於肺陰不足所致幹咳,痰中帶血,午後潮熱,五心發熱。

5.北沙參麥冬鵪鶉煲

原料:鵪鶉4隻,北沙參、麥冬各30克,薑5克,蔥10克,胡椒粉3克,料酒10克,上湯3000毫升,味精3克,鹽5克,雞油25克。

用法:鵪鶉宰殺,去毛、內髒及爪,洗淨,剁成塊;北沙參以水潤透並切片;麥冬浸泡一天,捶扁後去內梗;薑拍鬆,蔥切段。以上各味藥及諸種調料一同入鍋,以武火燒沸,再用文火慢燉約半小時即成。

功效:潤肺止咳,益胃生津。適用於肺陰燥熱所致咽幹喉痛,咳嗽不止及更年期綜合征。

肺胃陰虛:症見幹咳少痰,痰中帶血,久咳,咽幹口渴,形體消瘦,五心煩熱,食欲不振,飲食積滯,胃脘嘈雜,嘔吐呃逆等。常見於肺結核、慢性肺炎、慢性支氣管炎、肺心病、糖尿病、慢性胃炎、慢性肝炎等。

南沙參

【別名】沙參、泡參、泡沙參。

【產地】安徽、貴州、江蘇等省。

【季節】秋季刨采。

【性味】性涼,味甘。

【歸經】入肺、胃經。

【功效】養陰潤肺,清熱止咳。

1.四陰煎

原料:沙參、麥冬、百合、生地黃各12克,茯苓、白芍各10克,甘草3克。

用法:以上各味藥加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日服2次,空腹時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