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春季或秋季采挖。
【性味】性溫,味辛、苦。
【歸經】入心、肺經。
【功效】滋陰補心,益智安神。
1.遠誌五味子飲
原料:遠誌9克,五味子6克。
用法:以水煎煮,沸後再煮半小時。加入糖適量調味。
功效:補心安神。適用於心火偏亢所致神經衰弱,心悸失眠諸症。
2.遠誌湯
原料:遠誌(去心)、菖蒲(細切)各30克。
用法:上兩味粗研,每服取9克,加水一杯,煎至大半杯,去渣溫服。
功效:安神養心。尤其適用於久心痛症。
3.遠誌丸
原料:遠誌(去心,炒)、熟地黃、天冬(去心)、山藥(炒)、龍齒(水飛)各180克,麥冬(去心)、車前子(炒)、五味子、白茯苓、茯神(去木)、地骨皮、桂心各150克。
用法:上藥研為細末,煉蜜成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耀50丸,空腹時溫服,以酒或米湯送服。
功效:滋陰補腎,養心安神。適用於心腎不足所致麵色無華,腰腿酸疼,驚悸失眠,夢寐不安,遺精,健忘。
4.定誌丸
原料:遠誌、菖蒲各60克,人參、茯苓各90克。
用法:上藥研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丸,日服3次。
功效:明目安神,寧心定誌。適用於心陰不足所致目不遠視,健忘。無病常服也可益心強誌。
5.遠誌丸(另方)
原料:遠誌、棗仁各60克,枸杞子、甘菊花各120克,當歸30克,蒼耳仁15克。
用法:上藥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早晚各服9克,以白湯服下。
功效:明目安神,寧心定誌。適用於耳目昏重,精神恍惚。
心陰虧虛:症見驚悸怔忡,虛煩失眠,健忘,盜汗,便秘。常見於心絞痛、冠心病、高血壓、心髒病、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缺血、肺氣腫、老人虛秘等。
柏子仁
【別名】柏仁、柏子、柏實、側柏子。
【產地】廣泛分布,主要為河南、河北、山東、江蘇等省。
【季節】秋冬兩季采摘。
【性味】性平,味甘。
【歸經】入心、腎、大腸經。
【功效】養心安神,滋陰補血。
1.柏子仁丸
原料:柏子仁、遠誌(去心)各15克,山茱萸120克,覆盆子、山藥(另取末)各30克。
用法:以上各味藥研為細末,以山藥、白麵共酒煮糊,製丸如梧桐子大小。1日2服,每服30丸,空腹時以溫酒送下。
功效:滋補心陰。適用於心腎不足所致心悸,失眠,遺精。
2.柏仁百合湯
原料:柏子仁10克,鮮百合50克,蜂蜜適量。
用法:鮮百合洗淨,與柏子仁加水同煮,約30分鍾後離火,揀棄柏子仁,加蜂蜜即可服用。
功效:寧心安神,潤肺止咳。適用於心火肝旺所致心悸頭暈,大便幹結,小便赤黃。
3.柏子仁牡蠣元魚湯
原料:柏子仁、酸棗仁、白芍、昆布各25克,牡蠣肉100克,元魚肉50克,大棗10枚。
用法:以上各味藥洗淨,同放鍋內,加水,以文火煎煮,取汁服用。
功效:滋補心陰,清熱除煩。適用於心陰不足所致心悸、失眠等。
4.四仁橘皮粥
原料:柏子仁8克,鬆子仁、甜杏仁、火麻仁各10克,陳皮3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用法:以上各味藥加水共煮,沸後再煎30分鍾,取汁與粳米、清水入砂鍋,以文火煎煮,粥將熟時加入白糖調勻,稍煮即可服用。早晚溫服。
功效:滋補心陰。適用於心肺陰虧所致咳嗽不止,痰中帶血,心煩失眠,大便燥結。
心陰虧虛:症見心胸隱痛,麵色蒼白,心悸怔忡,健忘,虛煩失眠,急躁易怒,盜汗,便秘。常見於心絞痛、冠心病、心髒病、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缺血、老人虛秘等。
甘草
【別名】甜草根、粉草、棒草、美草、蜜草、紅甘草。
【產地】內蒙古、陝西、甘肅。
【季節】秋季采收。
【性味】性平,味甘。
【歸經】入心、肺、脾、胃經。
【功效】補益心脾,和中緩急。
蓮心茶
原料:蓮心2克,生甘草3克。
用法:以上各味藥以開水衝泡,如茶飲。
功效:適用於心火上炎、焦急不眠等,對治療高血壓型心髒病有良效。
常見補品
天王補心丸
【主要成分】丹參、當歸、黨參、石菖蒲、地黃、茯苓、麥冬、天冬、五味子、玄參、遠誌(製)、酸棗仁(炒)、柏子仁、桔梗、甘草、朱砂。
【功效】滋陰養血,補心安神。
【適應證】用於心陰不足,失眠多夢,心悸健忘,大便幹燥。
腦力寶丸
【主要成分】遠誌、地黃、五味子、地骨皮、菟絲子、茯苓、石菖蒲、川芎、維生素E、維生素B1。
【功效】滋補肝腎,養心安神。
【適應證】用於肝腎不足,心神失養,神疲體倦,健忘失眠,煩躁夢多,潮熱盜汗。神經衰弱屬上述證候者。
舒心衝劑
【主要成分】丹參、北沙參、黃柏、牡蠣、龍骨。
【功效】養陰益氣,定悸除煩,活血祛瘀。
【適應證】用於心煩失眠,心悸,怔仲。
參芝安神口服液
【主要成分】人參莖葉皂苷、雲芝多糖、蜂蜜。輔料為蔗糖。
【功效】益氣養陰,補心安神。
【適應證】用於氣陰不足所致的失眠多夢,心悸氣短,久病體弱。
複方地茯口服液
【主要成分】人參、五味子、天冬、麥冬、茯苓、地黃、蜂王漿、地骨皮、單糖漿、苯甲酸。
【功效】滋陰生津,補氣養心,益腦安神。
【適應證】適用於氣血虛弱,倦怠乏力,病後津傷口渴。
參茸安神丸
【主要成分】紅參、鹿茸、丹參、五味子、石菖蒲、遠誌(製)、柏子仁、玉竹、玄參、菟絲子(炒)、地黃、肉蓯蓉(製)、酸棗仁(炒)、山藥、芡實(炒)、白術(炒)、桔梗、琥珀。輔料為蜂蜜。
【功效】養心安神。
【適應證】用於身體虛弱,心煩不安,神誌不寧,心悸失眠,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