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證】用於肺腎陰虛所致麵色萎黃,肺燥咳嗽,失眠氣短,健忘,多疑易怒,漏下,胎動,月經不調。
全龜膠囊
【主要成分】烏龜。
【功效】滋陰補腎。
【適應證】用於肺腎不足,腰膝酸軟,骨蒸勞熱。
脾腎雙補丸
【主要成分】熟地黃、黨參、山茱萸(酒蒸)、茯苓、麥冬、薏苡仁、澤瀉(鹽製)、山藥(麩炒)、黃芪(蜜炙)、牛膝、枸杞子、白術(土炒)、肉桂(去粗皮)、牡丹皮、甘草(蜜炙)、當歸、川芎、白芍(炒)、蓮子(去心)、芡實。
【功效】健脾開胃,補益肝腎。
【適應證】用於氣陰俱虛,腎脾兩虧,食欲不振,麵黃肌瘦。
肝腎滋
【主要成分】黨參、枸杞子、阿膠、麥冬、黃芪。
【功效】滋陰補腎,益肝明目。
【適應證】用於腎陰不足,氣血兩虧,腰腿酸軟,肢倦乏力,目眩昏暗,心煩失眠。
參茸大補膏
【主要成分】紅參、黨參、鹿茸、熟地黃、白術、肉桂、五味子、當歸、黃芪(蜜炙)、茯苓、白芍、陳皮、甘草(蜜炙)、遠誌。
【功效】滋陰補腎,強壯筋骨,養血益氣。
【適應證】用於成人體虛,食減肌瘦,氣短心悸,腰膝酸軟。
補肝陰
肝陰血虛:症見頭痛暈眩,心煩耳鳴,急躁易怒,飲食不振,自汗盜汗,頭麵烘熱,口幹舌燥,月經不調,目赤,舌質紅,脈細數。常見於慢性肝炎、肝硬化、高血壓、糖尿病、胃炎、便秘、甲狀腺功能亢進、神經衰弱等症。
黑大豆
【別名】黑豆、烏豆、冬豆子。
【產地】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季節】10月前後采摘。
【性味】性平,味甘。
【歸經】入肝、脾、腎經。
【功效】補肝益腎,滋陰養血。
1.黑豆首烏鱔魚湯
原料:黑豆90克,黃鱔100克,何首烏9克,紅棗3枚,生薑、食鹽適量。
用法:將黑豆泡好、洗淨,黃鱔除內髒、洗淨,分別以開水焯過,同何首烏、紅棗、生薑一起置於砂鍋內,加適量水煮沸,繼之以文火煲2~3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補肝益腎,延緩衰老。適用於腰痛無力,頭發早白。
2.黑豆桑葚紅棗飲
原料:黑豆30克,鮮桑葚50克,紅棗4粒,紅糖20克。
用法:將黑豆浸泡2小時後洗淨,桑葚稍浸泡後洗淨,紅棗洗淨去核,將三味置入寬口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煎煮,煮沸後以小火煲至軟爛,加入紅糖即可關火服用。
功效:滋補肝腎,抗衰老。
3.黑豆小麥飲
原料:黑大豆、浮小麥各30克。
用法:將以上兩味藥洗淨,加水煎煮,沸後再煮半小時,取汁代茶飲。
功效:補益肝腎,滋陰養血。適用於陰虛血虧所致頭暈神疲,自汗盜汗,婦女經水不調。
4.黑豆紫河車散
原料:黑豆1000克,胎盤1具。
用法:以上各味藥洗淨,置烤箱中幹燥後,共研為細末,裝瓶備用。每次20克,早晚各一次。
功效:滋補肝腎。適用於肝腎不足所致水腫,肺結核、慢性肝病患者食用亦有良好效果。
肝腎陰虧:症見頭痛暈眩,心煩耳鳴,飲食不振,身體虛弱,腰膝酸軟,牙齒鬆動,須發早白,口幹舌燥,大便幹結,月經不調,舌質紅,脈細數。常見於慢性肝炎、肝硬化、高血壓、糖尿病、貧血、便秘、甲狀腺功能亢進、早衰、產後乳汁不足等症。
黑芝麻
【別名】胡麻、脂麻、巨勝子。
【產地】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季節】秋季種子成熟時采摘。
【性味】性平,味甘。
【歸經】入脾、肝、腎經。
【功效】滋補肝腎,滋陰潤燥。
1.黑芝麻桑椹糊
原料:黑芝麻100克,桑椹150克,大米50克,白糖適量。
用法:將黑芝麻、桑椹、大米分別洗淨,一同搗成米漿。往砂鍋內加入3碗清水,煮沸後加入白糖,再將米漿調入,煮成糊狀即成。
功效:補肝腎、潤五髒。適用於肝腎陰虧所致虛羸,須發早白,眩暈。
2.黑芝麻核桃散
原料:黑芝麻、核桃仁各500克,大棗若幹。
用法:上兩味研為細末,將大棗洗淨。每日服用3次,每次20克,以溫開水衝服,同時嚼服大棗7枚左右。
功效:滋補肝腎,養陰潤燥。常服可治諸種肝腎病。
3.芝麻兔肉
原料:黑芝麻30克,兔子1隻,蔥、薑、花椒、芝麻油、鹵汁、食鹽、味精適量。
用法:兔子去皮、剁爪、掏雜,衝洗幹淨後入沸水焯去血水;黑芝麻淘淨炒香;蔥薑洗淨,蔥切段、薑拍破。鍋內加適量清水,沸後入薑、蔥、花椒、食鹽等,再下兔子肉,煮至半熟時即撈出晾涼,揚湯不用。將鹵汁入鍋燒沸,入兔肉鹵透,撈出晾涼,切成小方塊,入盤。香油內加入味精,調勻後淋於兔肉上,同時撒入黑芝麻即可。
功效:滋陰潤燥,補肝益腎。適用於肝腎陰精虧虛所致形體消瘦,腰膝酸軟,須發早白,步履艱難,氣短乏力。
4.芝麻鮮奶粥
原料:黑芝麻150克,鮮奶300毫升,粳米100克,玫瑰糖適量,冰糖200克,清水適量。
用法:黑芝麻洗淨瀝幹炒香。粳米淘淨,以清水浸泡約2小時,瀝幹後和黑芝麻同裝容器中,加清水300毫升及牛奶適量,拌勻後磨漿,過濾取汁。鍋內入清水、冰糖並煮沸,撇去浮沫,倒入芝麻粳米漿,加入玫瑰糖,攪動成粥,煮熟即可服用。
功效:滋補肝腎,抗衰老。適用於肝陰虧虛所致形體消瘦,頭暈耳鳴,大便燥結。
肝腎陰虧:症見頭痛心煩,暈眩耳鳴,心慌失眠,飲食不振,自汗盜汗,月經不調,麵色萎黃,目赤,遺精,須發早白,舌質紅,脈細數。常見於慢性肝炎、肝硬化、高血壓、糖尿病、胃炎、貧血、便秘、甲狀腺功能亢進、神經衰弱等症。
何首烏
【別名】赤首烏、首烏、紅內消、鐵秤砣。
【產地】全國各地。
【季節】霜降後采收。
【性味】性溫,味甘、苦、澀。
【歸經】入肝、腎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