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昆布抗癌功效非一般
昆布就是海帶科植物海帶,也有人稱為“裙帶菜”,人們最熟知的治療便是將昆布配海藻用來治療大脖子病。《中藥大辭典》載,昆布味鹹,性屬寒。能軟堅、行水。善治瘰鬁、癭瘤、噎膈。據有關實驗報告介紹,將昆布熱水提取液的冷凍幹燥物,按中醫處方劑量飼養小鼠,對小鼠肉瘤180抑癌率達76%左右,為中醫傳統上用昆布治療腫瘤提供了佐證。
現代藥理研究,將昆布的熱水提取物(主要成分為中性糖和酸性糖),按100毫克/千克體重的劑量給皮下已移植肉瘤的小鼠,連續5次給藥,結果抑癌率達92%。科學家發現昆布的熱水提取物在體外做實驗並沒有抗癌活性,是它的多糖體間接地通過被測者動物小鼠而發揮抗癌作用的。科學家又將昆布透析內液進行預防給藥。若先給藥後再移植瘤細胞於小鼠,其抑癌率為68.6%~80.4%;若先移植腫瘤給小鼠後再給藥,抑瘤率則達92%。實驗還顯示,昆布對同種同係的淋巴細胞白血病1210的小鼠有延長生命的效果,生命延長率為125%;昆布的分離物對Meth-A瘤、β16黑色素瘤、小鼠肉瘤180均具有顯著的效果。但對路易斯腫瘤及艾氏腹水瘤無效。
中醫《本草?e250言》記載:“昆布之性,雄於海藻,噎症恒用之,蓋取其去老痰也。”《本草經疏》記載:“昆布,鹹能軟堅,其性潤下,寒能除熱散結,故主十二種水腫、癭瘤聚結氣、瘺瘡。東垣雲:癭堅如石者,非此不除。正鹹能軟堅之功也。”《中國藥用海洋生物》記載:“昆布的複方製劑對實驗癌有抑製作用。”現代中醫在不斷地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了昆布對甲狀腺癌、食管癌、惡性淋巴癌等癌症的卓越療效。
筆者1993年6月曾治療年方三十、患甲狀腺癌的劉先生。其喉骨左側長一腫塊,約鴨蛋大,堅硬如石,推之難移,吞咽食物有不適之感。用昆布50克、海藻30克、全蠍10克、蜈蚣2條、炮甲珠25克、生牡蠣30克、夏枯草30克、黃藥子10克、三棱15克、莪術30克,由8碗水煎成3碗,分早、中、晚服用,並配合消瘤丸(由麝香、牛黃、珍珠、阿魏、膽汁、製馬錢子等組成)每日3次,每次1.5克。服藥7日後瘤體稍軟,推之能移,瘤體表麵皮膚作癢;原方去黃藥子,加蟬蛻15克、僵蠶10克,再服7日,瘤體開始縮小;繼續服藥3個月,昆布由原用的50克加至90克,終使瘤體消失。
16.蔬菜瓜果皆可抗癌
蔬菜治病,水果療疾自古就是中醫治病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利用飲食預防和治療疾病方麵,中醫已有數千年的曆史。傳說神農氏嚐百草,開拓食物來源而發現了藥物,故中醫有“藥食同源”之說。古醫典《內經》記載:“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指出以藥物和穀果肉菜綜合調養可治療疾病。蔬菜水果不像藥物那樣苦澀難吃,配合療疾不僅能對患者(特別是癌症患者)食欲有幫助,更能改善患者的體質狀態,提高抗病的免疫力。
“藥食同源”既說明藥食的來源一致,也指出食物與藥物治病同出一理。事實上,中藥裏許多種類其本身就是食物。像蔥白、大蒜、生薑、木耳、大棗、龍眼、荔枝、山藥、扁豆、黑豆、綠豆、紅豆、刀豆、扁豆、百合、苡米、蓮子、芡實、核桃、杏仁、花生、白果、羅漢果、枇杷、山楂、烏梅、橄欖、無花果、奇異果、木瓜、南瓜、西瓜、冬瓜等。能使人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不知不覺將病治好,實在是最得人心的方法。
近幾年,很多研究都證明蔬菜水果本身就有防癌抗癌的作用。常見的抗癌蔬菜如大蒜、胡蘿卜、蘆筍、辣椒、苦瓜、茄子……抗癌水果甘蔗、西瓜、柚子、龍眼、獼猴桃、木瓜、大棗……其有效成分不同,防癌抗癌各有妙處。
大蒜所含的脂溶性揮發油等有效成分可激活人體免疫係統中巨噬細胞的功能,提高癌症患者的免疫力;它所含的大蒜素能阻斷致癌物亞硝胺的合成;它富含的微量元素硒、鍺、鎂都具有抗癌效果,尤其含量極高的鍺,可促進人體內合成大量有抗癌作用的幹擾素和巨噬細胞,有顯著的抗凝血作用,從而有效地防止癌血栓的形成而減少癌腫的擴散轉移。現代藥理試驗證明,大蒜水浸液對小鼠艾氏腹水癌MTK-sarkomaⅣ的癌細胞具有抗有絲分裂的作用;大蒜辣素可以完全控製小鼠乳腺癌的發生;大蒜的熱水煎液對人體宮頸癌細胞JTC-26抑製率達70%~90%。而日本科學家將大蒜製成抗癌疫苗並將它注入小鼠體內,隨後再往小鼠體內注入上百萬個活的癌細胞,竟沒有一隻小鼠發生癌症,這使人們對大蒜疫苗防癌寄予了極大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