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卻沒想到,就在這小小縣衙的一場酒宴,便讓他遇到了一位大佬兒。
當今之世,潁川最為出名的是四大家族,分別是潁陰荀氏,長社鍾氏,許縣陳氏,舞陽韓氏,其代表人物荀淑、鍾皓、陳寔、韓韶並稱為‘潁川四長’,為天下士人所仰慕。
荀淑品行高潔,學識淵博,鄉裏稱其為‘智人’。曾征拜郎中,再遷升當塗長,名士李固、李膺都曾拜他為師,後出為朗陵侯相。荀淑辦事明理,人稱為‘神君’。他的八個兒子,並有才名,人稱‘荀氏八龍’。其第六子就是荀爽乃當朝司空,曆史上曾參予除董卓之義舉,後來因病而死。其孫荀彧後為曹操手下第一內政謀臣,其重孫荀攸便是曹操手下第一軍事謀主。
穿越之前,司馬健曾天真的認為,隻要自己預知哪裏有人才,提前招攬在自己麾下。‘任天下之智力,以道禦之,無所不可’。但真正穿越過來後,他才發現,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就說荀彧和荀攸,隻讀過《三國演義》的人也知道人家是牛人。可讓司馬健現在招攬一下試試?人家不抽你都算客氣的了。在這個注重氏族聲望的年代,司馬健去荀家當個賬房先生還差不多,還想招攬人家,哼哼……
許縣陳家,比荀家也不遑多讓。陳家是楚國宰相陳軫地後代,其十世孫陳寔初為縣吏,曾入太學就讀,後任太丘長。黨錮之禍起被株連,其他人都逃避求免,他卻自請囚禁,以換其他人不被誅連。遇赦出獄後。大將軍何進、司徒袁隗曾多次請他出山為官,都被他拒絕了。
陳寔後來隱居荊山,設館授徒,遠近的士人都以他為宗師。北海人管寧、平原華歆、同縣邴原,荀川荀爽、賈偉節、李元禮、韓元長、太原王烈,都師出陳太丘,陳寔陳太丘去世時,海內赴者三萬餘人,製衰麻者以百數。
陳寔如今還健在,他的兒子陳紀陳元方得父教導,已然一副大儒的風範。而陳紀之子陳群。也是三國時期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後來的九品中正製就是他提出來的。
舞陽韓氏也很牛,韓韶,少仕郡,辟司徒府。兒子韓融,聲名甚盛,五府並辟。韓融如今便是海內名士,後董卓禍國時,他奉命與少府陰修、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脩、越騎校尉王緓等五人出使關東。但關東群雄並不買賬,袁紹讓王匡殺了胡母班、吳脩和王緓三人,袁術殺了陰修,隻有韓融因為名聲較大免於一死。雖然此舉是一樁悲劇,但由此可見韓融的聲望。
最後這位長社鍾氏,鍾皓以詩律教授門徒千餘人,德行高尚、學識淵博,影響廣泛。鍾瑜就是鍾皓的兒子,他雖然沒在曆史上留下什麼名氣。但人家的侄子牛啊,鍾繇,未來的魏國太尉。鍾繇的兒子鍾會,耳熟吧?與鄧艾分兵滅蜀的就是人家。
上麵這四家,還是漢末三國時期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士族。除此之外,潁陰還有灌氏;陽翟有薛氏,原氏,褚氏,趙氏,李氏,郭氏;潁陽王氏,祭氏;長社郟氏,申氏等等。這些大小士族通過婚嫁、門吏的關係紐帶,早就形成盤根錯節的脈絡,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也便是說,今夜司馬健隻要能擺平鍾瑜,整個潁川這些大大小小的士族,都會耳聞到司馬鏢局的消息。
想通這點,司馬健眯眼一笑,再次舉起了酒樽,主動開口向長社縣令道:“大人,今夜您請在下前來所為之事,在下心中早已明了。還是那句話……交淺言深。有些事,在下說了,大人未必肯信……”
縣令大人何等機靈之人,立時揮了揮手讓舞姬和三老等閑雜人退下,迫不及待地舉樽向司馬健說道:“懇請公子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