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脫性齦炎又被稱為慢性彌漫性剝脫性齦炎,多數學者認為這種疾病是牙齦組織的一種退行性疾病,它的發病與下列4類疾病因素有關。
(1)患有皮膚疾病,如黏膜類天皰瘡、尋常型天皰瘡、扁平苔蘚等。
(2)內分泌紊亂,如圍絕經期(更年期)、子宮切除術後、卵巢切除術後。
(3)異常刺激。
(4)慢性感染,如結核病、慢性念珠菌病。
它可發生在任何年齡,男女均可發生,但以45~55歲處於圍絕經期的女性更為多見。其病表現為牙齦紅腫,其外觀發亮,有時發生多數小皰和很多剝脫性出血區,如果拭擦未受侵犯的牙齦常會出現表皮脫落,露出出血創麵。患者牙齦對冷熱食物刺激均感疼痛,進食不便。由於出血疼痛,患者無法刷牙,慢性過程頗具上述特征。
由於發病因素尚不清楚,療效多不理想,內分泌治療也隻能改善症狀。男用男性激素,女用女性激素,可促使上皮再生。但並非所有患者經性激素治療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