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9章 口腔黏膜血皰是怎樣發生的(1 / 1)

口腔黏膜血皰是由於咀嚼硬脆食物,使黏膜下毛細血管破裂出血,而黏膜本身並未破裂,血液聚積於黏膜下而形成的。

當食物幹燥、硬脆,人們進食太急,而唾液分泌量少,不能充分潤滑食物時,有些人的口腔可出現血皰。進食熱油條或油炸餅之類的食物,最易導致血皰。

口腔黏膜血皰好發於軟齶及懸雍垂。由於咬合引起者常見於磨牙區頰黏膜咬合線部位。常於進食時突然發生,為圓形或橢圓形紫色血皰,並迅速擴大,一般直徑為1cm,大者可到2~4cm。由於繼續出血,皰內壓力增大,常自行破裂,溢出血液,皰膜殘留於皰底,1~3天後,皰膜壞死脫落,露出紅色敏感創麵,邊緣可見一圈充血,創麵疼痛,進食時加劇,如無繼發感染,一般10天左右創麵會逐漸愈合。

治療上可局部塗擦0.5%龍膽紫或用消炎藥水含漱,口服維生素C,促進創麵愈合,同時應進軟食以減輕對創麵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