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0章 口腔黏膜白斑是一種什麼病,它會癌變嗎(1 / 2)

它是一種常見的口腔黏膜慢性疾病,多數學者認為,白斑是口腔黏膜上出現的白色斑塊,不能被擦掉,在臨床和組織病理學方麵不能被列入其他病症如:白色念珠菌症、扁平苔蘚。還應該明確的是,“白斑”是描述肉眼所見的臨床術語,在組織病理學上,其特征符合癌前損害的描述,上皮組織異常增生,絕不是單純的上皮增生。所以,白斑不包括吸煙等局部因素去除後可以消退的單純性過度角化。

1.白斑的病因

白斑的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但從大量的報告來看,本病與局部刺激因素有較為密切的關係,但全身因素也起著一定的作用,其具體因素包括下麵這4條。

(1)慢性刺激。局部的慢性刺激或創傷在白斑的發病方麵至關重要,如咬合錯亂、不良修複體、不良充填體、殘根、殘冠、牙齒邊緣過於尖銳、刺激性食物、吸煙、咀嚼檳榔等長期慢性刺激,均可導致白斑的發生。

(2)維生素A、維生素B缺乏是白斑發病因素之一,但其機製目前尚不清楚。

(3)假菌絲酵母菌(白色念珠菌)的感染與白斑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口腔的損害常伴有白色念珠菌存在,但是目前尚不清楚這種微生物是否在白斑發生的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4)有的文獻報告中還提到應考慮遺傳因素、個體的敏感性等與白斑發病之間的關係。

2.白斑的發病情況

由於學者們采用的白斑調查標準不盡相同,因此各家報告的發病率也有較大的差異。國內8個單位在山西、西安、成都、武漢、廣州、上海、北京等地區的調查資料顯示,男性患病率為10.47%,女性患病率為2.11%。由此可見,本病多發生於男性,年齡分布在40~59歲之間;女性則在60~69歲之間發病較多。

3.白斑的表現

白斑的臨床表現包括以下兩個方麵。

(1)白斑可發生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而常見的發病部位是頰部、無牙的牙槽脊、硬齶、軟齶、舌、唇、牙齦。口底白斑較為少見,有些患者可以有兩個以上部位同時發病。

(2)發病的部位無明顯症狀,可在體檢時偶然發現。有的患者有輕度不適,對刺激性食物敏感或有自覺灼痛,白斑發生在舌部時,尤其容易產生這類感覺。病變範圍較大時,有口幹的感覺,嚴重者發病部位硬化,表麵粗糙,局部活動受限。患者容易形成用舌去摩擦病變區域的不良習慣。

4.白斑的分型

有很多學者根據自己的見解提出了各自的分型,各有依據,因此這種疾病存在著較多的分型,在此我們不能一一介紹了。而根據我國對此病的調查和研究,我們給大家重點介紹我國口腔界習慣使用的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