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6章 小兒口角糜爛、流血、裂口是什麼病(1 / 1)

這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口角炎,其臨床表現為口角潮紅、脫屑、糜爛、皸裂、張口時出血、劇痛,愈合後出現灰白色瘢痕。有學者將此病分為4期:一期口角表現為幹燥、剝脫,開始出現皸裂;二期與口角皸裂相一致的部位出現龜裂而出血,表麵覆有漿液;三期形成典型潰瘍的結痂;四期痂脫落而瘢痕化。口角炎一般經2~3周自愈。以上分期並不是每一期的界線都十分明顯。此病多流行於兒童之間,其病因較多,有以下8種。

(1)兒童口角炎多為葡萄球菌、鏈球菌或摩-阿雙杆菌引起。

(2)缺乏維生素B,尤其是缺乏維生素B2,可誘發本病。

(3)體弱或長期服用抗生素而引起白色念珠菌感染者。

(4)各種原因引起唾液分泌過多,而口角經常濕潤者。

(5)兒童有不良習慣,如經常舔口角,咬手指,咬鉛筆等物。

(6)身患糖尿病,缺鐵性貧血,惡性貧血,或長期服用激素類藥物的患者。

(7)梅毒螺旋體引起梅毒性口角炎。

(8)其他,如口幹症,義齒基托材料過敏,上頜前突引起口唇或頰部形態的改變,口角皮膚過度緊張等因素也易誘發本病。

口角炎在治療時應根據此病發生的原因來確定治療方法。口角炎發生的病因較多,應有針對性的進行治療。兒童口角炎可局部用龍膽紫或紅汞液塗擦,病情嚴重者可塗擦含有抗生素或激素的軟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