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全身治療措施。
1)對病情較重,症狀頑固的病例,可口服強的鬆片劑,5mg/片,每次1片,開始每日一次,以後每日3次,用藥5~7天無症狀或症狀減輕時,逐漸減量至停藥。
2)現代研究結果證明,本病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幾年來試用免疫抑製劑治療本病,部分病例有一定的療效,所用藥物有皮質類固醇激素,烷化劑如環磷酰胺,口服每次2.5~50mg,每天1~2次,或靜脈注射100~200mg,隔天一次,療程不宜超過兩周。抗代謝藥物(幹擾細胞正常代謝)如硫唑嘌呤,口服25~50mg,每日1~2次,療程不超過兩周。
用藥前應檢查肝腎功能及白細胞計數,肝腎功能不正常或白細胞計數過低時不宜使用上述藥物,此類藥物有可能引起畸胎,孕婦應禁用。以上藥物都能起到非特異性抗炎作用,能抑製淋巴細胞分裂增殖,並抑製抗體蛋白的合成,故具有抗免疫作用。
如患者原本就存在免疫機能不足或缺陷,那麼可使用提高或恢複免疫功能的藥物,主要包括以下4類。
1)左旋咪唑(又名驅蟲淨)自1960年以來一直用於驅除腸道蟯蟲。1971年,人們發現此藥對動物有抗菌免疫作用,可恢複免疫係統功能。用法為成人每日150mg,分次服用,連續服用2天,每2周一次,2個月為一療程,其副作用為頭昏、頭痛、疲乏、關節酸痛等,少數病例可發生粒細胞減少,故服藥期間應定期檢查血常規。
2)丙種球蛋白,它含有高濃度的多種抗體,能增強身體抗病力,每次3mL,肌肉注射,每周1~2次,部分患者療效顯著。
3)核酪,含有核酸水解物及多種氨基酸,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肌肉注射,每次4mL,4日一次。5天後改為每次注射2mL,10次為一療程。
4)轉移因子,可將免疫機能轉移給無免疫的機體,以恢複其免疫機能,適用於細胞免疫機能降低或缺陷的病例,每支2mL(內含4×108個白細胞)可注射於淋巴回流豐富的部位,如上臂內側,上臂三角肌皮下,口腔黏膜下等。每次2~4mL,每月1~2次,6~8次為一療程,注射前可先用2%普魯卡因1~2mL先行局部麻醉,以減輕患者疼痛。
除了上述西醫西藥治療措施外,尚可口服中藥,辨證施治。對於心火上炎,小腸實熱型患者,應清心火,利小便,用導赤散,瀉心湯。對於胃火血熱型患者,應清熱涼血,清胃火,宜用玉女煎。對於腎陰虛型患者,應滋陰補腎,降火,用六味地黃湯,知柏八味湯。對於腎、脾陰虛型患者,補腎陰,兼補脾陰,可用加味左歸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