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恩表示,當今的代理商都在尋求比經營一家店更大的挑戰。“我入行的時候,周圍很多夫妻檔式的加盟商根本不懂經營。現在,人們普遍更成熟更老道,是他們自身的能力將他們引入多元加盟的道路,組建強大的經營航母。”
要想讓這艘“航母”的管理井井有條,找一批對店麵有奉獻精神的地區經理和主管是必不可少的。“做伯樂關鍵就三點,麵試交流、直覺不錯,再加上要了解對方的期望值,”布萊索林說,“找經理人就像找女朋友或娶老婆。你要確定大家同心同德,觀念一致。”
再多元,也是加盟商
多元加盟總代理的一個巨大增長領域是品牌多元化。很多特許加盟係統現在提供多個品牌——比如百勝集團就提供肯德基、塔可鍾和必勝客——這樣即使某些大型總代理商認為當地市場已經飽和或想要減少單一品牌的曝光度,一樣可以在這裏找到其他投資選擇。
“授權商過去不喜歡腳踩兩條船的加盟商,希望你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他們的係統裏,”卡特肖說,“不過近十年觀念已經變了。同時與多個品牌係列合作能讓你保持活力,能聽到來自多個不同方向的新想法。肩上的擔子肯定會更重些,但這種壓力能讓我保持衝勁和興趣。”
科恩親眼見證過品牌多元化對提高業績的效果。“我可以找一些臨近的店鋪,把他們變成很好的互補生意,像是在一家餅幹連鎖店旁邊加開一間椒鹽麻花店,”他說,“品牌多元化確實對我很有幫助。”
“優點還不僅如此,”格蘭哈根說,“多元加盟可以為總代理商分散風險。”他指出在金融危機時期高端連鎖店很可能受到衝擊,但走廉價路線的店卻能借機大發其財。
盡管多元加盟有許多優點,但授權商和總代理商也不是高枕無憂。格蘭哈根認為,多元加盟總代理商可能會忘記自己隻是加盟商,反過來想要騎到授權商頭上。規模比較大的總代理可能會期望獲得特殊待遇或折扣。他們可以阻礙新產品的推介,或試圖迫使加盟係統按照他們的要求改變——或索性單方麵調整係統。
假如某個大代理商開始搗亂,情況就成了噩夢:授權商很難取消已簽訂的加盟協議,一旦不良代理商進入,根據簽訂的協議,他們可以盤踞15年甚至20多年。
科恩警告授權商在簽訂較大的多元加盟協議時要特別小心。“看著一些新的或很年輕的特許加盟係統一下子將整個地區都包出去,我真替他們擔心。他們需要給自己留下回旋餘地。假如某個人拿到整個德克薩斯州的授權,可開了三家店之後就覺得夠了,你怎麼辦?你永遠都不知道合作方未來會變成什麼樣。”
這就是為什麼愛因斯坦兄弟貝果店每次都控製給總代理商的授權範圍。“最大的潛在問題是他們可能跟不上開發進度,然後束縛重要地區的發展,”克魯斯說,“如果你不能按時完成開發計劃,這會損害整個品牌。”
不過,小加盟商不需要為這種“大”趨勢而擔心。專一加盟商仍然是很多授權商的寵兒——麥當勞的加盟商一般就隻開一兩家餐飲店。多元特許加盟出現的主要目的並非是擠走小加盟商。這其實是特許加盟業走向成熟的一個階段,讓更有經驗的投資者和成功的經營者有繼續保持投資的渠道。
卡萊爾就表示,他的規模雖大,但沒有給溫迪施加過任何不正當的壓力。“整個溫迪係統裏大約有7個人擁有100家以上分店,”他說,“但我們打電話過去的時候沒有人會表現得特別緊張。他們非常注意保護旗下的小加盟商,不會拋棄任何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