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巴貝拉:靠近必勝客,區別必勝客(2 / 2)

陳韋興觀察到,近年來很多餐飲品牌都開始轉向光線暗、玻璃感、很硬的裝修風格,巴貝拉也必須變化。早在運作緣祿壽司時,沒能與時俱進,在味千拉麵等品牌進入中國時及時調整方向,就是最後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新風格的設計成本稍高,裝修成本與原來相差無幾,而那些夢幻感很強的淡紫色與蕾絲花邊還是遭到大家的反對。

這其實關係到顧客的心理暗示——裝潢提升一個層次,消費就一定會更貴麼?如果價廉物美,人們是否會進去嚐試?“金茂威斯汀在六年前曾經有過一次‘兩人隻需付一人費用’的自助餐降價,有不少江浙一帶的農民都在裏麵消費,所以人們不敢進店的原因隻有價格,與裝飾無關。”

但陳韋興之所以堅持改變裝修風格的真正原因是,他認為原來的定位擋住了一部分受眾:對方可能知道巴貝拉的超值下午茶,卻不願意進來,因為認為店鋪太過時尚,不是喝茶談生意的地方;有些顧客習慣了中高端消費,陳韋興也希望能將他們迎進巴貝拉,而不是以“高性價比”概念拒人於千裏之外。“在國外,連億萬富翁都可能去麥當勞吃個漢堡,我希望巴貝拉成為餐飲業的H&M、ZARA,看起來很棒,價格卻便宜。這些群體沒有來消費並非因為我的產品不好,而是我的品牌塑造還沒有完成。”

而巴貝拉的另一個重大改變是,從前期的隻開直營店轉為開放加盟。運作緣祿壽司時,加盟業務曾為陳韋興解決了一時的資金難題,迅速籌集了700萬元,但也因為控製不力導致質量無法保證,最終釀成了敗局。經過思考後,他在2007年看到了加盟的真正優勢,甚至斷言“加盟是在中國的惟一出路”。

“直營店普遍剛開業時生意很好,每個月逐步下降,因為跨區域管理鞭長莫及,督導一個月去一次根本不頂用。你能有多少可以信任的督導每天派到全國各地?培養這些人花多少代價?但是加盟商開一個店都需要兩三百萬元,不管他是白手起家創業掙來的錢還是富二代,有了加盟的理念,他的情商、智商一定不會比我派下去的店長低。”如今,巴貝拉正以每半個月一家新加盟店的速度擴展,有些城市還開放了區域代理。重慶地區的總代理就是一對80後的“富二代”兄妹,陳韋興極為賞識他們的商業頭腦。

這一次,陳韋興決定充分信任加盟夥伴們,甚至還決定將原本有些簡陋的總部辦公室搬到陸家嘴,以展現出更為值得信任的環境。而他自己的任務就是將巴貝拉做成快速消費品,把後勤、市場、品牌等環節建設好,給前線上的加盟夥伴們提供充足的彈藥。

對話陳韋興:希望少犯錯誤

《創業邦》:巴貝拉的成功有很大因素是定位的準確,你怎麼看?

陳韋興:外行人看不出來的東西,內行人一看就知道有沒有份量。即使看起來簡單的商業定位,其實包含了很長時間的積累與研究。我們要做的事情既要能大眾化,還要符合目標消費群的思想潮流,讓對手找不到弱點,但又能發現並利用對手的弱點,這沒有那麼容易。

《創業邦》:你會把必勝客當作直接競爭對手嗎?

陳韋興:我們的菜單和必勝客其實相差很多,菜譜裏比薩的比例並不大。有時我們的選址會靠近他們,這樣會增加成功的幾率,但絕不是以他們為敵,在這點上,很多人誤解了我的意思。必勝客是我學習的榜樣,它已經發展了幾十年,全球1萬多家店,經曆過各種各樣的對手,證明了自己。巴貝拉隻是一個6歲的兒童,怎麼能去跟這樣強壯的對手打拳擊呢?不現實。

《創業邦》:當年你做緣祿壽司時有過哪些經驗教訓?

陳韋興:我以前認為自己做得最成功的地方,被人津津樂道的地方,現在總結下來其實是我最失敗的地方。原來我們有三個合夥人,我負責管理市場部、加盟部、財務部、對外事務部、公關,另外兩位分別負責中央廚房研發和培訓、營運,還有物流、裝修、工程。大家的能力的確有差別,為了保持關係的和諧,不傷害彼此間的友情,我身為大股東、董事長,沒有及時指出並解決工作中的矛盾,看著企業走向沒落,這是很大的錯誤。

《創業邦》:現在巴貝拉發展得不錯,又拿了一筆投資,有沒有想過上市的問題?

陳韋興:我知道自己可能還會犯錯誤,巴貝拉到30歲說不定也會犯錯誤。關於上市的問題,我希望再過幾年,等時機成熟了就上市,讓社會來監督我們,可以少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