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趨勢
作者:劉二海
人類是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動物,不斷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對於自己不能回答的問題我們的先祖往往求助於萬能的神或上帝。說到底,人類希望圓滿解釋世界。最早流傳下來的經書很多也是問答形式,如:《論語》、《唐太宗李衛公問對》。所謂“蘇格拉底方法”就是自始至終以師生問答的形式進行啟發教育。可見問答是人們最基本的獲得知識、認識世界的方法。
說起做問答的網站,當然第一位的應該就是Google。它回答人們問題的方式是到網絡上搜索,並試圖給出最符合要求的答案。搜索是解決問題方法之一,但還是存在很多種不同的回答問題的方法。
本期介紹的三家公司Quota、Hunch、啊煩題,順便還提了一下被Google並購的Aardvark。他們就是從不同於搜索引擎的方法來回答人們問題的。
切入點
Google的簡便在於內容不是自己創造的,而是通過“蜘蛛”去抓取現成網站的內容。它的本領是對內容進行加工,對用戶輸入的搜索做出符合用戶需求的回應。
問答網站構建的機理是用戶構建答案並不斷修改完善,通過網絡發揮每個人的作用。與Wild不一樣的是,問答網站的問題通常更複雜,不是簡單查查名詞。另外,計算機往往無法通過簡單的搜索算法優化給出合適的答案。
這三家公司的方式都是自己建立一個平台,都是通過用戶參與問題解答,都是通過積累和不斷完善來給出答案。Hunch的特點是增加了一個維度,通過讓用戶回答問題來了解用戶的特點,從而可以優化答案。啊煩題和Aardvark都是通過即時通訊工具來回答問題。
一個值得注意的特點是,Quora和Hunch都是讓用戶從Facebook或Twitter賬號開始注冊。這對於未來的傳播會有很大的幫助。這也可以看出SNS的影響力已經是不可阻擋。筆者曾經在微博上提出一個問題:購買哪款Thinkpad筆記本最合適?很多熱心人給了很好的建議。這種模式的威力可見一斑。
難點
問題回答的準確性會影響網站的起步。這些問答網站早期的難點是沒有太多回答問題的人,回答問題的質量比較難以保證。但如果真的過了早期的難關,問題回答的比較準確,會產生巨大的吸引力。過去曾經有本書叫《十萬個為什麼?》,在互聯網出現前大家為了解決問題經常查看的手冊。問答網站似乎可以說是網上的《十萬個為什麼?》,隻是答案來自網絡上的用戶,而非隻是編輯或權威。
與傳統搜索引擎的競爭。現在人們已經習慣在百度、Google上隨意敲幾個關鍵字找到自己滿意的答案。新的問答網站是否也能有如此的用戶體驗?進一步,如果問答網站提供的答案不比搜索引擎提供的更準確,用戶很難到問答網站上去。替代的方法是,讓用戶通過搜索引擎入口進入問答網站的答案。這種方法帶來的問題是問答網站要對搜索引擎完全開放。如果有的搜索引擎不那麼遵守規則,他們會將自己的問答網站的內容排到最前麵。
對於即時問答網站,即時通訊運營商接口開放是前提。通過MSN來回答問題,原來有一個叫小i機器人,通過加為好友,可以問問題。啊煩題似乎是類似,隻是在不同的IM平台上。這裏困難是不同IM的互通問題,還有就是QQ、MSN接口的開放程度。他們好像並不願意開放這個接口,原來曾有人試圖做通用的IM,結果應該是失敗了。
問答網站解決的是人類麵臨的大問題。Wild百科、搜索引擎是回答問題的不同方法。對於問答網站,回答的是更為複雜的問題,答案也更有針對性,對用戶也會更有幫助。應該說,這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方向。難題是誰能做出來?什麼時候?這裏既有技術難題,也有競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