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時不我待,畢業就創業吧!(1 / 1)

起步

作者:Joel Holland

裏奇·阿貝曼(Rich Aberman)和比爾·克萊裏科(Bill Clerico)在波士頓大學念大四時,麵臨一個艱難的抉擇:是開創一個全新的網絡支付工具?去找一份工作?還是繼續攻讀碩士學位?

經過彷徨之後,他們決定穩妥起見,阿貝曼到紐約大學繼續修習法律,克萊裏科在全美最大的投機銀行及機構券商傑富瑞(Jefferies)公司謀到了投行家一職。與此同時,他們約定待時機成熟就一起開辦公司。但很快他們發現自己陷入了繁雜的工作或學習中,創業的激情消失殆盡。

現年25歲的阿貝曼回憶道。“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開公司的想法變得越來越遙遠。尤其對於已經工作的人來說,當你漸漸習慣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以及可觀的薪酬時,你也就形成了某種固定的生活方式。創業者的生活通常充滿著不確定性,習慣了安逸生活的公司人往往難以適應。”

24歲的克萊裏科則有另外的擔憂,倘若創業失敗,他將麵臨一種尷尬局麵:離校半年,沒有相關工作經驗,挫敗感也將如影隨形。“現在回想起來,這種想法是非常愚蠢的,再不濟也可以隨便找個糊口的工作嘛!”

幾個月以後,他們都改變了主意,阿貝曼輟學,克萊裏科也離職了,兩個人攜手開創了WePay平台,這是一個支付和資金管理的在線平台。在公司草創時期,為了維持其正常運轉,他們都作出了很大的努力,阿貝曼向人傳授法學院入學考試技巧,克萊裏科則給其他公司當過技術顧問。

阿貝曼解釋了這其中的苦衷,“我們做這一切都是為了支付公司的房租,這也確實是一條可行之道。我們時常擔心會沒錢支付房租,但事實是,每個月你總有辦法籌到600~700塊錢,解決燃眉之急。”

他們的決心得到了回報,在公司創業一年多以後,他們便獲得了三大互聯網王牌投資商的近200萬美元投資。

3月30日,WePay開通了一項麵向全球用戶的服務,個人及團體可在其平台上開立賬戶並存儲資金(現金和信用卡都在受理範圍內),隨後用戶可以通過一張借記卡支配賬戶餘額。如今這個工具的用戶已經達到幾千萬名,使用者大到一些社團,小到一個寢室的室友(用於共同管理房租及其他開支)。WePay的收費較為靈活,銀行卡支付每筆收取50美分,信用卡則需要征收3.5%的交易費用。

在繞了一個大圈子以後,阿貝曼和克萊裏科終於實現了校園裏的創業夢想,回想起來,他們強烈建議學子們有夢就要立刻追尋,走出校園馬上創業。

“你可能意識不到自己的潛能,而且沒有必要把自己過早地拴在某個行業或者某種生活道路上,”阿貝曼表示,“如果你勇於冒險,就算失敗你也獲得了寶貴的財富,不管在升學還是就業的麵試中,這都是值得一說的獨特經曆。”

克萊裏科補充道,“如果你想等自己工作了幾年,或者碩士畢業後再來創業,無非是在為自己不敢冒險找一堆借口,機遇也就從你手邊悄悄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