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2、公眾人物評說郭敬明與韓寒(2)(1 / 1)

22、公眾人物評說郭敬明與韓寒(2)

“80後”奇才郭敬明

閭丘露薇(鳳凰衛視記者、主持人):我覺得,一個作家或作品能流行,需要大眾呼應,可能被作品打動,可能被人、被精心的包裝打動。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大眾最終選擇了郭敬明,這說明他符合這個社會的主流,反映了這個社會的水平。

郭亮(央廣中國之聲采訪部主任):我曾在2009年讀到《小時代》,如同吃到一塊誘人的植物奶油蛋糕,被反式脂肪酸膩得糊住了嗓子,這輩子不想再看見蛋糕了。雖然我還沒看過電影,但我猜《小時代》是化學試紙,會紅藍立見地顯示出你的年齡、文化和偏好混合後的酸堿性。在我眼裏,他們是物質的一代,以至於他們的心髒是塑料的,還噴了香水。當然我也知道,在他們眼裏,我們是長了肉心的恐龍。每代人都是環境的產品,別挑剔各自歸屬的範式。如果一個人,有能力成為群類的發言人,那他應是可敬和明慧的。

羅振宇(“邏輯思維”主持人):他們二人恰恰構成了互聯網時代生存方式的兩極。郭敬明是整合資源的高手,韓寒是把自己做成資源的高手。

杜駿飛(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文化的花園裏,應該容忍形形色色的花朵,即使是郭敬明。不過坦率說,我不希望自己孩子迷戀郭敬明式的價值觀,也不會接受一個“小時代”風格的學生坐在課堂裏。事實上,到大學階段,學生會成熟點,更容易傾向於精神直白的韓寒,而非物質修辭的郭敬明。我曾經在南大課堂上詢問過,有哪些同學是郭敬明的粉絲?回答我的是一片驚愕而誇張的哄笑。

三糊塗(曆史學者):讀中學的兒子跟我說過:“你們喜歡韓寒,我們這個年紀的反而大都喜歡郭敬明。”這裏所謂的“你們”,當然是指成人。成人為什麼喜歡韓寒?不就是這家夥除了玩文字、玩賽車,還有公共情懷和社會擔當嗎?相反,小郭子就啥都沒有了,就是自娛自樂,哄一幫小屁孩玩兒吧,隨他們玩兒吧,這就是一個玩兒的時代。

石述思(知名時評人):郭敬明小巧但腕大,腦殘粉絲真多,是這個時代的奇葩,他應該天天唱《感恩的心》。這是大眾文化初期的自然選擇,希望他的小時代盡早謝幕。韓寒正在告別殘酷的青春,像所有桀驁不馴的孩子,必然完成徹底的成長。或許,真實而正常的韓寒比傳奇更符合時代的胃口。

楊冪(演員):我更喜歡他們兩個在一起,沒有,開玩笑的。如果不能在一起的話,更喜歡郭敬明,因為我們認識,了解更多,但韓寒我不認識。這次跟郭敬明合作,他在做導演方麵的專業讓我印象深刻。他掌握全局的能力和判斷力都讓我很驚訝,也很吸引我。

陳數(演員)印象中郭是成功商人、出版人。我想說的是,暢銷書作家,商業上成功的出版人,同能否拍出精品電影完全兩碼事。郭和他的小說呈現的價值觀,不是我欣賞的,但我尊重這種存在。韓寒文章中呈現的東西,很多是我喜歡的,所以印象很好。至於他之前的風波,我不掌握相關知識。

侯小強(盛大文學CEO)社會對郭敬明的評價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大家拿他身高調侃他,我覺得特別不好。我和小四是好友,他很聰明,善於學習,也很刻苦;他知道自己的目標,活得很明白。韓寒,和公開場合不太一樣,內向,有擔當,也有負擔。我和他曾經討論過開發《獨唱團》作者的商業價值,他像是能想通,但不願意做。他背負期望太大。他的負麵(新聞)出來後,我建議他找國際公關公司做品牌維護,但他最終沒有。我倒不認為他和郭敬明就是兩個價值觀。

(來源:《壹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