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藥物使用誤區(2 / 3)

專家解難:

問:哪些藥片不宜嚼食?

答:一些糖衣類藥物,在糖衣與藥物之間還包有一層腸溶衣。這類藥片在胃內不會崩解,隻有到了小腸內才會崩解,被身體吸收。這就避免了藥物對胃的刺激及胃液對藥物療效的影響。如果咀嚼後吞咽藥片,就破壞了糖衣內腸溶衣,在胃酸作用下降低療效。所以,凡是用糖衣包裹的藥片,都不要嚼食。

抗生素能治感冒

身邊誤區:

有人感冒時就服用抗生素,認為抗生素也能治感冒。事實並非如此。

專家分析:

抗生素是一種具有抗病原體活動的物質,能殺滅部分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等致病微生物。但是,感冒是一種病毒感染,抗生素是不能殺死病毒的。所以感冒時使用抗生素根本不能起到治療作用,反而會使細菌經受一次考驗。一旦時機成熟,細菌還會出來作祟,此時已有了耐藥性,這時抗生素對它就沒有作用了,而且還會給醫治增加了難度。所以感冒如無合並症還是不要使用抗生素較好。

專家支招:

感冒後,要請醫生弄清楚感冒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葯。切不可盲目服用抗生素,以免導致病情加重。

專家解難:

問:腹瀉能服用抗生素嗎?

答:其實,腹瀉並非都由感染引起。如果是由感染引起的腹瀉,適當服用抗腸道感染的藥物能達到止瀉的作用;如果不是因感染所致的腹瀉,使用抗生素治療是無效的,而應服用一些助消化類藥物或采用飲食療法。即使是感染性腹瀉,在選用抗生素時,也要先明確致病菌種類,再選用細菌最敏感的抗生素治療,切不可濫用。

治感冒用特效藥

身邊誤區:

一些患者一旦患了感冒,就輕信某些特效藥,認為這樣的藥物治病又快又有效。其實這也是陷入了一個使用藥物的誤區。

專家分析:

到目前為止,醫學還沒有找到能直接殺滅人體內病毒的有效手段,病毒的清除需要肌體免疫力的提高。一般的感冒,一個星期左右大都能自然痊愈,這段時間的治療主要依靠解熱鎮痛藥,如一些具有抗病毒、退熱、止痛功效的中藥或成藥,且副作用小,被廣泛使用。大多數情況下,感冒也可以通過不服藥而多喝水、多睡眠來治愈。因為發熱會消耗較多的體液,及時補充水分,多睡眠,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增強對病毒的抗爭能力。所以有專家認為,睡眠是治愈感冒的良藥。

專家支招:

感冒的痊愈要有一個過程,不要輕信特效藥的治療效果,而應積極調整身體狀態,提高抵抗力,增強對感冒病毒的抗擊能力,抵禦感冒。

專家解難:

問:薑糖水是不是能治感冒?

答:喝薑糖水治療風寒感冒還是可以的,但不能不分清何種感冒症狀就隨便服用,盲目地喝薑糖水治感冒並不科學。

排毒養顏膠囊能長期服用

身邊誤區:

近幾年,排毒養顏膠囊掀起了熱潮,許多愛美的人都想買點吃,以求達到排出毒素、美麗容顏的目的。但是,排毒養顏膠囊並不適合長期服用。

專家分析:

現在市場上出售的排毒養顏膠囊品牌很多,而處方卻大同小異,其成分主要有大黃、番瀉葉和決明子等,取其輕瀉通便、清熱潤腸的功效。這類保健品偶爾服用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但若頻頻服用,甚至天天不離口,就可能會帶來負麵影響了。因為大黃、番瀉葉、決明子等如果長期服用,就會有誘發腎和輸尿管腫瘤的副作用。而且,具有排毒功效的藥物都隻能治標不能治本,長期服用還會產生依賴性。

專家支招:

美容養顏並非要靠藥物,平時的飲食其實更關鍵。日常多吃富含纖維素的無公害新鮮蔬菜和水果,不飲酒,少抽煙,多吃芹菜、海帶、豬血等具有淨化血液功能的食品和促進代謝、加速毒素排出的食物,就能達到排毒的作用。最好堅持起床後喝一杯溫開水,保持適量的運動,每周吃1~2天素食。即使一點保健品也不吃,照樣會青春靚麗。

專家解難:

問:抗衰老藥是否可以隨便服用?

答:抗衰老藥物中雖然含有微量元素、維生素類及人參滋補類等藥物,但隨意服用也會產生副作用,破壞身體原有的生理平衡,不僅不能達到抗衰老的目的,還可能會導致一些疾病,影響長壽。

腹瀉就用止瀉藥

身邊誤區:

有些人一發生腹瀉,就馬上使用止瀉藥。

專家分析:

一般來說,止瀉藥如藥用碳、鞣酸蛋白、複方苯乙呱啶等,都隻適用於非細菌性及一般消化不良所致的腹瀉,對急性炎症性腹瀉如腸炎、菌痢等無效。出現急性腹瀉,首先應選抗菌消炎藥以控製感染。如果在控製感染後仍腹瀉不止,才可用止瀉藥作為輔助治療藥物。如果過早地使用止瀉藥,就有“閉門留寇”之患,不利於病菌和毒素排出,並易使毒素從腸道吸收,加重中毒的症狀。

專家支招:

一旦發生腹瀉,要先查清病因,然後對症治療。如果腹瀉頻繁,持學時間較長並出現脫水,在全身應用抗生素及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的前提下,可以酌情使用止瀉藥。

專家解難:

問:腹瀉治愈後能不能馬上停藥?

答:最好再堅持服用幾天。因為稍有好轉就停藥容易造成治療不合理而使腹瀉複發,或轉為慢性腹瀉,給治療帶來困難。

便秘服瀉藥

身邊誤區:

患了便秘很難受,一些人為了緩解自己的症狀,就幹脆買來些瀉藥服用。實際這樣是非常不利於健康的。

專家分析:

常用的瀉藥都有副作用,如蓖麻油、大黃等刺激性瀉藥會導致肌叢神經節細胞變性,不僅不能緩解便秘,還會加重便秘症狀;而潤滑性瀉藥中的液體石蠟服用後會被人體吸收後進入血液,有可能引起全身性脂性肉芽腫;容積性瀉藥的主要成分是一些不被腸壁吸收的鹽類,容易在腸內形成高滲鹽狀態,保存腸腔內的水分,使腸內容物體積增大,而且也會造成患者對其的依賴性。

專家支招:

治療習慣性便秘最好不要服用瀉藥,最好的辦法是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並注意經常運動,多喝水,多吃粗製麵粉、粗製大米、玉米粉、芹菜、韭菜、菠菜、各種水果等含有纖維素的食物。另外,平時也可由右下腹到左下腹按順時針方向作腹部按摩。

專家解難:

問:緩解便秘是不是隻能靠藥物?

答:便秘是一種常見病,主要由於攝入膳食纖維較少,腸蠕動功能下降,腸內血循環較差,分泌液較少,導致大便幹結。解決的辦法不能隻靠服藥,而應多食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每天食用500克的新鮮蔬菜,就能促進腸內的血液循環;也可通過按摩腹部及增加體育鍛煉的方法促進腸蠕動,同時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從根本上解決便秘,保持大便暢通。

消化不良服酵母片

身邊誤區:

人們常以為酵母片具有幫助消化的作用,於是一出現消化不良就想服酵母片。事實上這是不科學的。

專家分析:

認為酵母片能促進消化可能緣於“酵母發麵”的聯想。實際上,我們平時發麵用的是活酵母菌,而酵母片是死酵母菌,發酵作用非常微弱。酵母片是麥酒酵母菌的幹燥菌體,對人體的作用與複合維生素B類似,主要用於治療維生素B族缺乏症,並不能促進作用,而且服用後還會使胃中的澱粉產生氣體和酸類,引起噯氣。

專家支招:

造成人體消化不良的原因很多,如胃炎或身體其他部位的炎症等,至於吃得過多或吃了不潔的食物等,更是影響消化的直接原因。所以要區別情況,對症處理,吃酵母片不僅不能治療,反而還可能造成體內維生素B族增多,危害健康。

專家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