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用牛奶服藥是不是可以使胃少受藥物刺激?
答:並非如此。因為有些藥物與牛奶同服時,可能會發生不良反應,如氨茶堿能緩解哮喘,但與牛奶同服時,牛奶就會使氨茶堿的生物利用率增加近一倍,使其在血液中的濃度大大提高,容易導致藥物中毒。所以說,服用藥物還是用白開水比較好。
治療高血壓就吃降壓片
身邊誤區:
患了高血壓就吃降壓片,這似乎是許多患者的行為。然而,這種不注意與血壓有關的其他症狀,光治標不治本,往往療效不佳,還易導致更嚴重的問題。
專家分析:
高血壓的病因很多,需要采取綜合的治療措施,否則就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患者的心率都有快有緩。在治療高血壓過程中,醫生對患者心率的快慢都會足夠重視,因為心率快會明顯增加高血壓病的死亡率。因此對心率較快的高血壓患者,應選擇減慢心率的降壓藥,不能單純服用降壓片。
而對於身體肥胖的高血壓病人來說,無論是否采用藥物降壓,減輕體重都是一項必須進行的治療措施。因為體重每增加10公斤,收縮壓就會增加近10毫米汞柱。尤其是輕中度肥胖者,隻要減輕體重,血壓就會回落,減肥對藥物降壓可起到協調和促進作用。
以往的降壓治療,大多針對收縮壓,而對舒張壓下降的幅度不太重視。其實舒張壓的高低與心肌供血關係密切。心髒靠舒張期血壓充盈冠狀動脈,使心髒獲得營養。對高血壓伴有心髒病者來說,降血壓時應考慮到舒張壓太低的危險性。
專家支招:
高血壓症很多都是由於不科學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如吸煙酗酒、過量攝鹽、缺乏運動等,所以高血壓患者在服藥之外,還要比健康人更重視生活方式,如戒除煙酒、養成健康的生活規律等。
專家解難:
問:血壓降低後能不能馬上停止服藥?
答:血壓降低後馬上停藥,血壓可能會再次升高。如果此時再服降壓藥,不僅不能達到治療效果,還可能因血壓大幅度波動而導致心、腦、腎等發生並發症,如腦溢血等。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服藥後即使出現血壓下降,也應維持服藥;或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藥物。
冠心病長期服用中成藥
身邊誤區:
治療冠心病的中成藥主要有冠心蘇合丸、複方丹參等。這類藥物不僅可緩解心絞痛,又不會出現西藥所引起的不良反應,所以某些冠心病患者就長期服用。其實,長期連續服用這類藥物並不科學。
專家分析:
冠心蘇合丸的功效在於芳香開竅以止痛,其中含乳香、冰片、檀香、青木香、蘇合香油等;而複方丹參片主要成分有丹參、冰片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但這些藥物多用、久用都會耗傷氣血,不利於病情恢複。而且因為方中乳香、蘇合香油、冰片等對人體消化道還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所以有合並消化道炎症的患者更不宜長期服用。
專家支招:
冠心病患者在治療疾病過程中,不要單純依靠某種藥物,最好能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同時注意養生好的生活習慣,積極鍛煉身體,從而從多個角度幫助身體恢複健康。
專家解難:
問:冠心病患者在什麼時間服藥最有效?
答:典型冠心病一般會發生在清晨到中午這段時間,特別是上午9點鍾為發病高峰。因為上午人體血液中的纖溶活性低,血液凝集力強,腎上腺素分泌量多,心跳加快,血壓也會上升至最高值。此時,已硬化的動脈血管會增加其腔內血液凝結力,這些均可誘導心肌梗塞。因此,冠心病患者應在早晨起床後服藥,也就是心肌梗塞易發作前服藥,這樣無論治療還是預防冠心病,都具有重要意義。
藥物減肥快速方便
身邊誤區:
如今,減肥已經成為一部分肥胖者日常生活中的一項大任務。隨著市場上減肥藥物的盛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減肥藥物,認為藥物減肥方便快速。其實,單純依靠藥物來達到減肥目的,也是有很多弊端的。
專家分析:
市場上流行的減肥藥品大致分兩類:一類是使人不食而飽的;一類是使人瀉肚和頻繁排尿的。第一種是攝食障礙,這是腦下垂體的荷爾蒙異常所致。但長期攝食障礙,就會因空腹、疲勞和味覺降低等造成人體感覺的麻痹及自身形體感知的混亂,如果不及時糾正,勢必導致營養不良、內分泌失調、髒器功能衰竭。第二類實際隻是減去了體內水分,並沒有觸及脂肪,所以也就根本沒有達到減肥的根本目的;一旦人體補充了水分,體重還會反彈。
專家支招:
服用藥物減肥其實忽略了實質問題:減肥不僅是減體重,而是減脂肪。脂肪的密度要遠遠大於肌肉、蛋白質和水。所以正確的減肥理念應是將脂肪化為熱量消耗掉,將肥肉變為肌肉。而吃減肥藥比肥胖本身更加糟糕。
專家解難:
問:女性月經期間能不能服減肥藥?
答:月經的正常與否是女性身體健康的“晴雨表”,觀察月經變化就能知道肥胖對內分泌功能的影響。一般來說,輕度肥胖不會影響月經,中重度肥胖會對月經產生影響。有些疾病,如肥胖生殖無能綜合征等,本身就由月經改變所致,調整月經就能可以減肥。所以服用減肥藥物應避開月經期,如果因服減肥藥產生月經異常,更應馬上停止服用。
有外傷就貼創可貼
身邊誤區: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都“創可貼”視為萬能膏藥,有些小傷小痛就會貼上一個創可貼。
專家分析:
創可貼主要由止血海綿、呋喃西林等藥物組成,隻適用於表淺、細小、切口整齊的,因銳器造成的外傷;對傷口較大、較深或被油汙染的傷口及皮膚表皮碰傷、擦傷、燙傷、凍傷和皮癬等,都不適合。用創可貼隻能起到緊急處理的作用,並不能達到消毒和治療的作用。而且貼的時間久了,還會因傷口未經消毒又因膠膏過於密閉而發生感染。
專家支招:
對於一些較輕微的外傷,應及時消毒,然後用醫用紗布包紮;對於較深的傷口尤其是帶鏽鐵器所傷,要在受傷後24小時內注射破傷風抗毒素血清,切不可“一貼了知”。
專家解難:
問:擦傷能不能用創可貼?
答:擦傷的傷口不宜用創可貼,而應用紫藥水消炎,讓傷口自然暴露在空氣中,以待愈合。因為擦傷皮膚的創麵比普通傷口大,再加上創可貼的吸水性和透氣性不好,不利於創麵分泌物及膿液的引流,反而更會促進細菌的生長繁殖,導致傷口發炎,甚至導致潰瘍。
癌症就是絕症
身邊誤區:
很多人簡直都是談癌色變,認為得了癌症就是判了死刑。
專家分析:
人體在時時刻刻的新陳代謝過程中,每天要合成100萬億個細胞,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在這些細胞複製中,總有一些細胞突變成癌細胞;而正常的免疫防護機能又在每時每刻糾正調節細胞複製過程中的失誤,使突變細胞降到最低。另一方麵,免疫係統的活性細胞釋放的介質和細胞素抗體,也會積極地消滅和消除突變細胞,所以實際上發生癌變的人是極少數的。
專家支招:
要有效地預防癌症,就要盡量避免接觸致癌物質,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保持自身免疫機能的正常運轉。當然,也不能應因恐癌而使情緒低落,導致免疫水平降低。
專家解難:
問:癌症患者能吃糖嗎?
答:糖雖然是供給人體熱能的主要物質之一,但糖也是致癌的催化劑。因為它不但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還易消耗人體內的礦物質和B族維生素,削弱機體的抗癌能力,對機體的免疫係統產生損害,降低白細胞的吞噬能力,癌細胞的生存就是靠糖酵解作用維持的。所以癌症患者吃糖,無疑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