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職場心理誤區(2 / 3)

專家分析:

發怒其實是對健康危害最大的心理情緒之一。人在發怒時,精神會驟然緊張,體內腎上腺素、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壓升高,表現為麵紅耳赤、氣大聲粗,甚至渾身顫抖,自我控製能力下降,甚至會做出失去理智的事。而且,過量的腎上腺素和兒茶酚胺還容易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腦溢血、精神分裂症等疾病。

專家支招:

發怒不近嚴重影響身體健康,而且也會給工作及人際關係造成障礙,所以易怒者應加強意識鍛煉,逐步做到處變不驚,控製自己的情緒。

專家解難:

問:為何說“1小時盛怒=加班6小時”?

答:科學研究證實,當人感到樂觀愉快時,體內通過生化過程會使血液中增加有利於健康的化學物質,如激素、酶和乙酰膽堿等,能使人體處於良好的機能狀態。而當人的情緒有所波動,產生消極、憤怒及悲傷的情感時,就會造成生理機能失調,導致疾病的發生。具體地說,1小時的盛怒造成的體力與精神的消耗,相當於3天中一共加班6小時以上的消耗,且盛怒有時還會使人暴亡。可見,在工作和生活中控製憤怒是大有必要的。

心理超負荷沒關係

身邊誤區:

隨著競爭的加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體會到工作和生活中的壓力,心理負荷也越來越大。人們經常認為,有心理負荷是很正常的,不會對健康造成什麼影響。其實,心理超負荷是會導致疾病的。

專家分析:

醫學研究證實,人體經常在心理超負荷狀態下,體內的植物神經功能和內分泌係統就會出現劇烈變化。如果長時間持續這種狀態,人體的某些重要器官功能就會衰竭,甚至崩潰,導致疾病或原患疾病急劇惡化,甚至誘發猝死。

專家支招:

一旦發現自己的心理超負荷,最好盡快停止或減輕工作量,讓身心得到休息和放鬆。另外,還要消除劣性精神刺激的影響,善於自己調節情緒,轉憂為樂;還要經常參加體育活動,以利於大腦功能的平衡。

專家解難:

問: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出現心理超負荷呢?

答:專家經大量研究認為:如果近期(一兩周內)受過強烈的劣性精神刺激,或較長時間內連續反複受到劣性刺激,精神一直持續在緊張狀態之中;較長時間(兩周以上)內經常出現疲憊感,尤其是睡一夜覺,清晨起床後仍感疲倦,或出現原因不明的極度疲勞;懶言、寡語、抑鬱、不願與他人交往、煩悶不安、好生氣等;工作和學習效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如果出現上述症狀並查不出其他原因,即可確定為心理超負荷。這是對身體健康狀態發出危險的報警信號,千萬不可輕視大意。

多多宣泄就能讓自己放鬆

身邊誤區:

一些人覺得,當壓力過大時宣泄一下能緩解壓力,於是就認為越多宣泄就越能釋放壓力。其實這是不對的。

專家分析:

喜悅是一種愉快的情緒,是人的需求得到滿足的自然反應,對健康是有利的。然而,如果過度宣泄,超過一定程度就可能會樂極生悲。因為過度的興奮會導致血氣渙散,難以上奉心神,讓人神不守舍,嚴重時可能出現狂亂症狀。如果患有血管疾病、精神病等病症,更要留心,不要讓好事變成壞事。

專家支招:

人的身心活動是和諧、統一、平衡的係統,如果這個係統遭到破壞,就會危害身心健康。所以每個人適當發泄一下願望和衝動,對健康是有利的。但也要發泄適度,發泄後身心舒服,達到一種新的心理平衡即可,切不可過多宣泄。

專家解難:

問:撒嬌能增進健康嗎?

答:正常女性體內調節神經、血管的激素有兩類,一類是使神經興奮、血管收縮的腎上腺素、腎激素等,另一類是使神經抑製、血管舒張的乙酰膽鹼、血清素等。撒嬌的女性血液中血清素、乙酰膽鹼的含量遠遠高於不愛撒嬌的女性,她們性格溫柔,待人和氣,不易發脾氣,所以也較少發生身心疾病。

男兒有淚不能彈

身邊誤區:

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男子漢們就算遇到任何困難和壓力,都該強忍眼淚。其實,這樣對健康是很不利的。

專家分析:

一個健康的人處於愉快狀態時,生物鍾會正常運轉;而當精神狀態不好,或時常急躁暴怒時,就容易使內髒器官失調,發生胃痙攣,血壓升高,引起心髒病。

情緒會引起許多器官係統乃至微觀的失衡。哭與笑也是人類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如果該哭的時候一味忍耐,心裏壓抑就會越積越重,精神負擔也會越來越大,進而出現精神萎靡,情緒低落,歎息不止,結果導致失眠,影響食欲,甚至悲觀厭世。

人的眼睛裏平時有一層薄薄的淚液,對眼角膜起供氧和潤滑作用。但在悲傷時,眼睛就會流出大量眼淚。實際上,哭並不是軟弱的表現,而是人的正常生理行為。人在哭泣以後,心情會感到輕鬆許多,因為大量淚水將心情緊張或悲傷時在體內產生並積聚起來的化學物質釋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