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老年人心理誤區(2 / 3)

專家解難:

問:為什麼驚險的電視節目不適合老年人看?

答:老年人經常看激烈和驚險的電視節目,就可能導致過度緊張、興奮,使體內交感神經和甲基腎上腺素及腎上腺的分泌增加,促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容易引發高血壓及動脈硬化患者的腦血管破裂而腦卒中,或使冠心病患者因心肌缺血而出現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

老年人都懷舊

身邊誤區:

許多老年人都愛“回憶往事”,以為這是老年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其實老年人過度懷舊是一種不良的心理狀態。它的發生、發展與機體組織一係列進行性退化有關。

專家分析: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機體逐漸衰老,思維能力下降,而遠期記憶能力反增強,因而對儲存在大腦中的往事印象會很深刻,難以忘卻,常常回憶過去,觸景生情,從而獲得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然而,過度懷舊卻會加速人體的衰老。臨床醫學統計表明,有嚴重懷舊心理的老年人,死亡率和癌症、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分別比正常老年人高3~4倍,同時也容易出現老年性癡呆症、抑鬱症和消化性潰瘍等病。

專家支招:

老年人要學會正確評價一生中的“是”與“非”,不要為“是”而沾沾自喜,也不要為“非”而耿耿於懷。要對現在的生活充滿信心,心胸開闊,積極對待新事物;並培養廣泛的興趣和愛好,調節和豐富精神生活,如練書法、養花等;同時應加強體育鍛煉,保持良好的體質;更要加強人際交往,互相交流信息,這對老年健康都十分重要。

專家解難:

問:什麼是“心理老化”?

答:有些老人身體健康狀況尚可,也沒有重大疾病和體衰蒼老征象,但他們自感老態龍鍾,體弱氣微,精力不支,思維遲鈍,老眼昏花,暮氣沉沉,自認為已是社會上的“廢物”和家庭的累贅;遇到不遂心的事,就感到無能為力,思想負擔過於沉重,整天沉緬於失敗和挫折的情境中;生活也缺乏興趣,人際關係疏遠,自感自己已風燭殘年。這類人常常與世無爭,消極對待人生和世界,處事優柔寡斷,自甘沉淪,無所事事,喪失社會責任感。這些都是心理老化的表現。

閑聊不利於老人健康

身邊誤區:

一些人認為,老年人就應該在家裏看看電視,看看報紙,不應該找人閑聊,經常閑聊會讓老人變得很嘮叨。其實並非如此。經常閑聊能對體力、腦力產生一定的鍛煉,同時還能讓老年人將身心融入社會群體之中,排遣寂寞。

專家分析:

具體來說,閑聊不僅能幫助老年人重新找回自己的社交生活,還能讓老年人開闊眼界,了解社會動態,時刻跟上社會潮流,保持思想常新。

此外,閑聊對延緩老人大腦衰退也有好處,能起到健腦益神的作用。同時,閑聊還能使老年人的麵部肌肉得到鍛煉,令發聲器官、呼吸器官、聽覺、視覺神經都得到運動。

專家支招:

退休後的老年人最好不要整天一個人悶在家裏,而應約上幾個老朋友一起聊聊天。著名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教授認為,老年人經常閑聊對防病治病很有效。

專家解難:

問:心理創傷會催人老嗎?

答:美國科學家研究認為,巨大的心理創傷導致的精神疾病可能會傷害大腦的記憶區域。即使疾病痊愈,腦部損傷也會使人早衰,使老年健忘的症狀提早到來。這可能是因為人在經曆災難或戰爭等事件時,體內會產生大量的腎上腺素。這種激素作用於大腦主管記憶的海馬區域,會使之萎縮,從而讓人提早衰老。

老年人沒有自卑感

身邊誤區:

很多人都認為,老年人一生中經曆了不少風雨,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對社會的觀察和判斷能力要比青壯年成熟,所以老年人不會有自卑心理。其實不然。一些老年人也有自卑心理,這也會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

專家分析:

年齡老化是一個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老年人要經受精力體力的不足、體弱多病等困擾,還可能因退休帶來的社會地位的下降,及經濟收入明顯減少等,都會使老人產生“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的傷感,並由此產生自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