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讀往來

後青春期的PK

《小時代3》與《後會無期》在7月間隔一周上映,讓總是被拿來對比的郭敬明與韓寒在銀幕之上第一次正麵PK。郭敬明對此閉口不談,韓寒則表示他的電影沒有續集,“我們隻拍一部”。同樣是關於80後的青春,兩部電影無論從內容還是創作者,都表現出了截然相反的兩麵。而隨著近年《青春期》《同桌的你》《匆匆那年》等關於青春題材的電影越來越多,當年關於80後記憶的高考、早戀、“新概念”等熱詞一時間成為被“祭奠”的對象。電影裏的青春是否真的如你所經曆的那樣?

把社會話題放在高考作文裏不算新鮮事兒,“改編劇本”這個隻能說是想考考生對社會熱點的理解吧,應該本身和電影的關係不大。對於前一段“二宋之爭”,我覺得真正的劇本還是需要讓編劇擁有最終審核權,否則隨意改之,豈不是人人都有權?誰負責誰就要負責到底,估計這個高考作文題,也是像“誠信”“環保”一類的話題吧。

至於說到真正的改編,國內編劇其實不妨多向美劇學習,最近一直很火的《權利的遊戲》在改編上就與本身的原著既有區別又有相同,而且一些角色如雪諾、龍女也融入了不少演員自身的特色,一加一的結果大於二。另外,如果我個人推薦一部有關改編最契合的電影,《改編劇本》或者《巴頓·芬克》,則說的就是苦逼編劇是如何被逼瘋的。

編輯手記

郭敬明領銜《小時代3》。《小時代》係列2013年正負極火爆的評論,不僅沒有澆滅郭敬明的電影夢,反而讓他更堅定了這種不同。但私下他卻並未像在公眾麵前八麵玲瓏,我們在拍攝《小時代》封麵當天,正是影片在上影節的發布會前夕。郭敬明如傳言中所說異常的配合,但問及與韓寒之間的話題,他卻閉口不談(詳見本刊“封麵故事”),尤其是說到兩人之間的比較,他笑著指指記者說:“還不都是因為你們。”

上海電影節。為期9天的上影節閉幕,盡管號稱“史上最強”,但電影節後仍舊有不少影迷對展映單元的問題提出質疑。本刊特別采訪了為上影節工作的那些幕後英雄,通過他們之口還原一個真正的電影節究竟是怎樣的。(詳見本刊P86“電影專題”)

老電影院。隨著上海電影節修複的老電影,那些隱匿在街角巷弄的電影院,也再次回到鍾情於此的影迷眼中,大光明的輝煌、國泰的精致、上影城的1號廳,一座電影院的曾經和現在,都承載著無數普通人的“電影夢”。(詳見本刊P98“生活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