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城市燃氣兼並潮即將到來(2 / 2)

我們的應對策略是提升工商業用氣的比例。這一點可能是我們在經營模式上與內地燃氣公司有所不同的地方。燃氣特許經營權針對的是一個區域內所有的用氣客戶。最近幾年,我們開發的新業務區域,都是以城市的經濟開發區為主。開發區用戶主要是工商業,民用相對較少。要求民用的氣價調到跟國際水平一樣是有難度的。如果是這樣,不如我們專注於用量大、單位成本較低的工商業用戶。目前工商業用氣占到我們天然氣總銷售量的75%,民用氣占到25%。

Q:缺乏對中遊和上遊資源的掌握,被認為是城市燃氣公司時常出現供給壓力的一大原因。特許經營製度是否能保障城市燃氣公司穩定持續的經營?在三大國有石油公司相繼推行混合所有製改革的背景下,港華燃氣是否有意借此機會進入天然氣中遊和上遊市場?

A:我們相信政府頒發的特許經營權的公信力。而且,未來在具體政策的執行上,一定會繼續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而對於向上遊業務的拓展,始終是我們企業在考慮的問題。在中石油和中石化宣布他們的混合所有製改革決定之後,我們有積極參與的意向。如果最終允許我們對中上遊的業務進行投資,我們肯定會投資的。

我個人認為,中石油和中石化這樣的國有企業對港資進入的態度是歡迎的。港資從政策上是外資,地理上是國內。這樣特殊的地位會讓他們對於港資的投資更加安心。我們和中石油、中石化已經有過不同程度的合作。雙方不僅有著一定的合作基礎,更不會像外資企業那樣存在文化上的巨大差異。

Q:隨著中亞管道、中緬管道、中俄管道和進口LNG這四大天然氣進口渠道的逐漸投入使用,中國城市燃氣市場的空白區域將逐漸縮減直至消失。未來城市燃氣產業是否會出現企業間的並購熱潮?對於個體企業來說,新的盈利增長點可能會在哪裏?

A:行業內的企業兼並也許會是以後行業發展的必然過程。政府推廣管道天然氣是一個企業跑馬圈地的過程,當市場逐漸飽和,企業就要向新的領域進發。現在看來,大型企業之間的兼並是很少的,但是相信再過一點時間,大型企業之間就有可能出現相互兼並。

但是兼並之後,企業是否有能力繼續經營才是關鍵問題。其他企業暫停或者減緩市場擴張,並不意味著其競爭對手就一定需要加快腳步多拿項目。如果企業自身沒有足夠的消納能力,兼並和收購過多的項目反而會成為企業發展的負擔。

中短期而言,城市燃氣業務是我們在內地的主營業務,從2008年開始,中華煤氣已經涉足國內新興能源產業板塊,包括與晉煤合作的煤層氣液化項目等。現在我們在內地已有30多個正在籌劃、準備以及建設中的新能源項目。長遠來看新能源的前景有很大的增長和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