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摩西水電站又名尼亞加拉水電站,距離最近城市為劉易斯頓。水電站進水口位於瀑布上遊,通過兩條淨寬14米,高20米的城門形隧洞引水至前池,經13條直徑7.3-8.7米的壓力鋼管引入水電站水輪機。尾水泄入尼亞加拉河。廠房為半露天式,全長561米,裝13台15萬千瓦機組,總裝機容量195萬千瓦,平均年發電量150億千瓦時。
重建後的尼亞加拉發電成為當時西方規模最大的水利發電項目,時任美國總統約翰F.肯尼迪稱其為:“傑出的工程成就、展現給世界的範例”。尼亞加拉水電站的聲譽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工程師和遊客。
又一個50年,活力重現
進入新世紀,曆經百年滄桑的尼亞加拉水電站重新煥發活力。
紐約州電力局這樣介紹尼亞加拉:“這是一個偉大的世界自然奇觀。同時,尼亞加拉大瀑布的動能也可以產生最經濟的水力能源。”
今天,尼亞加拉瀑布發電站是紐約州最大的電力機構,發電量為2400萬千瓦。這種低成本的電力,每年為居民和企業節約數億美元。
2007年9月1日,紐約州電力局獲得了新的聯邦的許可證,尼亞加拉發電站將繼續提供清潔、穩定的、無碳的水力發電,有效期和上次一樣,仍為50年。
尼亞加拉發電站位於瀑布下遊約4英裏,包括兩個主要設施:羅伯特·摩西發電站和劉易斯頓發電站,分別有13台和12台渦輪機組。在兩個發電站之間,是一個可容納7.4億加侖的水池;劉易斯頓發電站還配置有一個1900英畝的水庫,提供額外的水利供應。
尼亞加拉大瀑布城下的導管,以每秒37.5加侖的速度,將河水引到劉易斯頓,在那裏,河水流經羅伯特·摩西發電站的渦輪發電機,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在晚上,當電力需求低時,劉易斯頓發電站成為一個泵站,將前池的水輸送到水庫。而在白天,當用電高峰來臨時,劉易斯頓又開始啟動發電機,像摩西發電站一樣發電。利用這種方式,水可以產生兩倍的效能。
2006年,紐約州電力局投入3億美元,完成了羅伯特·摩西發電站的升級和現代化改造,所有13個渦輪機都被替換,發電設備也進行了改造,使得發電站能在21世紀發揮最大的效能。2012年,又投入4.6億劉易斯頓發電站項目升級改造。
美國和加拿大共同擁有尼亞加拉河的資源。半個世紀多以來,兩國履行了承諾,維護了瀑布的美景。
的確,如何既保持尼亞加拉大瀑布的美景,同時又滿足對電力的需求?必須實現完美的平衡。美國和加拿大於1950年簽署條約,規定了引水發電的用水量。從伊利湖流入尼亞加拉河的河水,平均流量為每秒20萬立方英尺(150萬加侖)。協議要求在每年四月到十月旅遊旺季的白天,流量必須保持在每秒10萬立方英尺,晚上和一年內其他幾個月,流量可以減少一半。
此外,兩個國家的設計都是在自己的國土上,從瀑布的上遊開挖引水水渠,通過直徑巨大的地下管道將水輸送到大壩前麵的水庫。水利設施是建設在地下或隧洞中,因此,不會破壞景區原貌。
1996年至2005年間,加拿大安大略電力公司對SAB2發電站進行了升級改造,使其發電能力大幅提升,為此需要引更多的水發電,於是,開鑿了尼亞加拉隧洞。SAB1和SAB2水電站全部為地下廠房,隧洞外,就是壯麗的大瀑布。
來這裏的遊客,如果時間充裕,可以到瀑布北部幾公裏外的尼亞加拉瀑布發電站遊客中心參觀,這裏有互動展覽,3D 照片展覽,包括水電渦輪機、計算機遊戲和關於水電如何產生的講解。
展覽館裏中有一幅標語:“科學家總是在尋求更清潔、更有效的生產和輸送電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