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春季養生為什麼要留心防病?
臨床調查統計表明,一年當中,春季是某些傳染性疾病和一些慢性病的高發期之一。白喉、百日咳、猩紅熱、肺結核等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較高;心腦血管病,如高血壓、中風、冠心病誘發心絞痛以及心梗等疾病也易在這個時段高發;消化性潰瘍、慢性腰腿痛等慢性病,也會因氣候的變化而導致舊病複發、病情加重或惡化。所以,在這個天氣多變的季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防範各種身心疾病的發生,尤其是那些患有慢性病的患者及體弱的老人更應密切留心天氣的變化,采取綜合性的預防保健措施,以有效地防止病情的發生或加重。
(1)要及時收聽氣象預報,根據季節特點和天氣變化,采取應對措施。特別要重視防風禦寒,適時增減衣服。這個時節不僅陰晴不定,而且多風,中醫認為“風為百病之長”。因此,要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防風禦寒。
(2)加強飲食調理。減酸為甘。這個時節的飲食應重在健脾壯陽,可適當增加營養。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對振奮人的精神起著重要的作用,B族維生素對維持神經、消化、肌肉、循環係統的正常功能有著重要的生理作用,鈣和鎂能影響肌肉收縮和神經細胞的轉換,有利於緩解精神的緊張。所以應適當增加含此類營養物質的食物的攝入量,主要有瘦豬肉、動物內髒、魚類、雞蛋、牛奶、豆類及其製品、海藻、雜糧,蔬菜中的西紅柿、胡蘿卜、菠菜、青菜、椰花菜,水果等。
(3)留心環境衛生。暮春時節氣溫日漸升高,各種病原性微生物容易孳生繁殖。為減少致病因子,應大力改善生活和工作環境。室內外要經常打掃,保持環境的清潔整齊。還可通過養殖花草等方式來綠化、美化、淨化室內外環境,調節小氣候。要常開門窗,使空氣對流,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光照充足。
(4)起居有常,生活有規律。按時作息,保證足夠的睡眠,不整日連續工作,更不要經常加班加點,中午小憩片刻,工作中宜放下工作,喝杯茶,放鬆休息一會兒,以舒心暢懷,怡性樂神。
(5)加強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這個時節春光明媚,環境溫度適宜,是進行體育鍛煉的大好時機。要多多沐浴陽光,進行一些戶外活動,以運動肢體關節,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可適當早起,選擇一些既能利於人體氣血通暢,鬱滯疏散,又可怡情養性,增強體質的簡單易行運動項目,如散步、慢跑、郊遊、踏青、登高等。
(6)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積極投身群體活動,廣見博聞,也可多參加一些具有修心養性作用的健康娛樂項目,以驅散心頭的煩悶,舒緩工作或生活上的壓力,振奮精神,煥發激情。
(7)對於體弱者和本身就患有某些慢性疾病的患者,平時要嚴格遵守醫囑,采取必要的防護和相應的治療措施,倘若病情複發,要及早治療,並有專人看管、照顧,以防發生意外。
5.春季養生為什麼要留心排毒?
春天風多雨少,氣候幹燥,人體的水分容易通過出汗、呼吸而大量丟失,再加上天氣變化反複無常,人體不容易保持新陳代謝的平衡和穩定。春節期間,雞鴨魚肉等動物性食品又成了餐桌上的“主角”,各式菜肴琳琅滿目,卻難覓主食的身影,會導致生理機能失調而致使毒素在人體內部作祟。
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和物質的進化,我們每天呼吸了太多被汙染的空氣,接受了太多輻射,吃了太多加工過的防腐產品,承受了太多情緒上的壓力,這些都是毒素的來源。當身體內的毒素“超載”,我們很難做到靠自然的方式來排出毒素,會讓你出現找不到原因的頭痛、體重大幅增加、便秘、口氣難聞、臉上出現色斑、下腹部鼓脹、皮膚失去光澤、失眠、留心力不集中、無緣故的抑鬱、生暗瘡等等問題。因此,在春季定期有目的地減輕毒素對身體的傷害顯得越來越重要。
多喝水排泄是人體排毒的重要方法之一,每天喝夠兩公升水,可以通過水分衝洗體內的毒素,減輕腎髒的負擔,是排毒最簡便的方法。記住,一天喝足八大杯水,你就能從充滿光澤的皮膚看出體質的改變。但水不等於甜飲料,喝飲料會使身體攝取大量的糖分和熱量,對身體沒有好處。
定期去除角質肌膚表麵的老化角質會阻礙毛孔代謝毒素,定期去除角質,可幫助肌膚的代謝機能維持正常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