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中老年四季養生保健(9)(1 / 3)

冬季進補應順應自然,留心養陽,以滋補為主。根據中醫“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的原則,在膳食中應多吃溫性、熱性、特別是溫補腎陽的食物進行調理,以提高機體的耐寒能力。冬季“食補”,應供給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可選食:粳米、秈米、玉米、小麥、黃豆、豌豆等穀豆類;韭菜、香菜、大蒜、蘿卜、黃花菜等蔬菜;羊肉、狗肉、牛肉、雞肉及鱔魚、鯉魚、鰱魚、帶魚、蝦等肉食;橘子,椰子、菠蘿、荔枝、桂圓等水果。狗肉和羊肉是老人冬季滋補佳品。老年人每天晨起服人參酒或黃芪酒1小杯,可防風禦寒活血。體質虛弱的老年人,冬季常食燉母雞、精肉、蹄筋,常飲牛奶、豆漿等,可增強體質。將牛肉適量切小塊,加黃酒、蔥、薑、用砂鍋燉爛,食肉喝湯,有益氣止渴、強筋壯骨、滋養脾胃功效。陽氣不足的老人,可將羊肉與蘿卜同煮,然後去掉蘿卜(即用以除去羊肉的膻腥味),加肉蓯蓉15克,巴戟天15克,枸杞子15克同煮,食羊肉飲湯,有興陽溫運之作用。現代醫學認為,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冬令進補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好基礎。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就是這個道理。

55.冬季吃火鍋有什麼宜忌?

寒冷的冬季,火鍋是很多中老年朋友愛吃的佳肴。但真正懂得如何吃火鍋的人並不多。那麼,冬天吃火鍋有什麼宜忌呢?

(1)宜多放些蔬菜蔬菜含大量維生素及葉綠素,其性多偏寒涼,不僅能消除油膩,補充冬季人體維生素的不足,還有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但放入的蔬菜不要久煮,才有消火作用。

(2)宜放些豆腐豆腐是含有石膏的一種豆製品,在火鍋內適當放入豆腐,不僅能補充多種微量元素的攝入,而且還可發揮石膏的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

(3)宜加些蓮子蓮子不僅富含多種營養素,也是人體調補的良藥。火鍋內適當加入蓮子,此葷素結合有助於均衡營養,有益健康,加入的蓮子最好不要抽棄有清心瀉火作用的蓮子心。

(4)宜放點生薑生薑能調味、抗寒,火鍋內可放點不去皮的生薑,因薑皮辛涼,有散火除熱的作用。

此外,吃火鍋後飲杯清茶不僅可解膩清口,還有清火作用,但在吃過大魚大肉的火鍋後,不宜馬上飲茶,以防茶中鞣酸與蛋白質結合,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

(5)忌吃的時間太長常有人一吃就是數小時之久,甚至通宵達旦,這樣會使胃液、膽汁、胰液等消化液不停地分泌,腺體得不到正常的休息,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而發生腹痛、腹瀉,嚴重的可患慢性胃腸炎、胰腺炎等疾病。

(6)忌吃得太燙太燙的食物容易燙傷口腔和食道黏膜,若遇煙酒或不清潔的食物更容易導致疾病。

(7)忌不掌握好火候吃火鍋時,若食物在火鍋中煮久了會失去鮮味,破壞營養成分;若煮的時間不夠,又容易導致消化不良。

(8)忌吃得太辣太麻太辣、太麻的食物,不僅會刺激口腔、食管與胃腸道的黏膜而使其發生充血和水腫,還容易誘發一些疾病。凡是口腔炎、慢性咽炎、潰瘍並慢性胰腺炎、膽囊炎病複發者及上腹部做過手術的人都不要吃火鍋。

此外,涮火鍋的順序很有講究,最好吃前先喝小半杯新鮮果汁,接著吃蔬菜,然後是肉。這樣,才能夠合理利用食物的營養,減少胃腸負擔,收到健康飲食的目的。

以下幾種飲料都是吃火鍋時能夠選擇的:

碳酸飲料能夠助消化、促進體內熱氣排出,補充水分的效果也較好。

果汁飲料可刺激胃腸分泌、助消化,還可使小腸上部呈酸性,有助於鈣、磷的吸收。但控製體重的人和老年人、血糖高者要留心選用低糖飲料。

乳品和植物蛋白飲料如酸奶、杏仁露、椰汁、涼茶等適合有慢性病的人和老年人。

白酒或葡萄酒能夠起到殺菌、去膻的作用,最適合涮羊肉時喝。蔬菜果汁能調整人體機能。

56.維生素K有什麼作用?

維生素K過去默默無聞,如今聲名大增,其營養作用超乎想象。過去,即便是營養師也僅僅知道維生素K是“抗出血維生素”,能夠預防新生兒出血,預防皮下出血。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維生素K的營養保健作用遠遠超過人們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