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醫學界的研究,經常熬夜導致睡眠不足的人比睡眠充足的人更易罹患癌症。據澳大利亞科學家分析,夜間是體內細胞裂變的高峰期,夜晚不睡覺,機體就難以發揮免疫功能的監視作用,而使癌細胞在細胞分裂中發生,而正常功能的細胞的分裂多在睡眠中進行。因而經常熬夜,會影響體內正常細胞的分裂,從而導致細胞突變,發生癌細胞。
澳大利亞的布朗博士還做過這樣一項實驗,將流感病毒注入小白鼠體內,在感染後的7天內,把這群注人流感病毒的小白鼠分為兩組,一組為阻止睡眠鼠、一組為不阻止睡眠鼠,結果發現阻止睡眠鼠的抗體反應減弱,肺部病毒增加近一千倍;而不阻止睡眠鼠,注射入體的病毒不僅沒有擴散還被全部清除。所以說充足的睡眠是預防病毒感染的特效藥。德國免疫學專家赫爾曼·蓋森也曾說:“很多‘著涼感冒’現象正是因為缺乏健康的睡眠才出現的。”
德國免疫專家赫爾曼·蓋森博士指出:“身體在進入睡眠的最初幾個小時內能得到最佳的休養效果。在睡眠中,並非所有身體功能都停止了運作,或者縮減到‘微火’狀態。相反,當我們睡著時,有些功能,尤其是免疫係統才真正地活躍起來。睡眠能彌補白天耽誤的免疫操作。隻有當人體處於安靜放鬆狀態時,免疫細胞才能全力以赴地高速工作。由此說,睡眠不僅是生命必不可少的休息階段,而且更是生命的療養期,疾病的恢複期。”
第二節睡眠與褪黑激素
現在醫學研究證明:機體的褪黑激素是機體內分泌係統“總司令”,它控製體內各種內分泌腺的活動,從而間接地控製著機體的全身機能,對機體的保健與衰老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褪黑激素直接作用於機體的功能有如下幾條:
1.保護細胞防止病變
因為褪黑激素很容易進入細胞,參與細胞的功能與代謝,因此,能夠擔任保護細胞中的脫氧核糖核酸(DNA)的任務。倘若機體細胞中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受到損害,可能導致癌變;要是血液中有足夠的褪黑激素,人就不容易患癌症。
2.抗衰老,推遲老化的作用
倘若機體中分泌的褪黑激素相應地減少,以至體內各器官需要的褪黑激素的供應不足,此時,人體就衰老得快。
3.增強免痰功能
機體內褪黑激素充足,機體的免疫功能就強;反之機體內褪黑激素不足,免疫功能就減退,容易感染細菌和病菌所致疾病。
4.其他
褪黑激素也是一種抗氧化劑,能夠清除導致機體衰老的氧自由基。褪黑激素還有美容養顏的功效。國外有研究報道,高血壓與糖尿病的發生,也與褪黑激素的減少有關。
科學研究證實,在人的顱底一個小小的隱窩裏,隱藏著一個腺體,稱為鬆果體。鬆果體在黑暗的夜間睡眠中分泌褪黑素,而在白天或有光照的條件下便會抑製褪黑素的分泌。所以說,夜間香甜、沉穩、充足的睡眼是保證機體褪黑激素分泌充足的最有效手段。
現在,雖有褪黑激素的人工研製產品問世,但還隻是在起步階段,什麼樣的人適合用,怎樣用,用多大劑量,使用後對全身各係統有何影響,有什麼副作用,都是尚待醫藥科學研究解決的問題。再說,任何外力的作用,都不如調動自身的潛能為好。而增加機體褪黑激素的分泌,能讓褪黑激素在機體發揮最大的作用,最經濟實用,最安全有效的方式就是保證每天晚上有個沉穩、香甜、充足的睡眠。這一點,中國古人早有深刻的體會與認識,“不覓仙方,尋睡方”便是真實的寫照。
第三節睡眠要領
1.人一天應睡多少小時
對於通常成年人而言,每天應睡8小時左右:對於8~12歲的學齡兒童每天應睡10小時;對於學齡前兒童每天應睡12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隻是個大概參考數,因為每個人的個體差異很大。隻要睡醒後神清氣爽,體力恢複,精力充沛,便是每個人每天應睡的時間,這需要各自去體驗、總結。睡眠過多、過少都不利於機體的健康。
2.什麼時間為睡眠的最好時間
按照生物鍾學說,人每天在晚上的22時至淩晨的6時為最佳的睡眠時間。午睡可因人而異地作為適當的補充。現代科學研究證實,體內的各種生理激素與生長激素在夜晚22點至淩晨2點的熟睡過程中分泌的明顯增多,在這段熟睡時間中其造血效率可收到100%。有經驗的農民也會知道,莊稼瓜果的長勢全在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