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趣味養生保健(1)(3 / 3)

還應做到,在聆聽樂曲前,最好能了解樂曲創作的背景、內容大意、曲調風格、表現意境及其寓意;在樂曲的選擇上還要考慮到個人愛好、欣賞水平、文化傳統、各自的病情、情緒等因素,這樣會提高音樂保健治病的效果。

就通常的保健與娛樂而言,可針對不同的工作性質和緊張程度,選聽合適的音樂。例如,長時間的腦力勞動後,聽一聽節奏明快、優美的輕音樂,能使你的神經會很快鬆弛下來;當你精神不振時,能夠聽節奏感強、富有激情的音樂,以振奮精神增強信心;倘若剛做完體力勞動、感到疲勞時,可聽旋律優美、節奏舒緩的音樂,以消除疲勞。逢年過節、盡情娛樂之時,如聽音樂也不可長時間地聽節奏感較強、噪聲過大的音樂,以免給身體造成不必要的損害。

第三節唱歌與健康

1.唱歌有益身心健康

人們都知道,生活中沒有歌聲,就像春天沒有鮮花一樣。唱歌能調節情緒,陶冶性情,消除緊張,解除疲勞,發泄鬱悶滯氣,振奮精神,使人心情舒暢,樂觀向上;唱歌還能促進新陳代謝,改善呼吸功能,對身心健康最為有益。美國馬裏蘭大學麥克密克教授發現:職業歌唱家的壽命比一般腦力勞動者要長一二十年,而且外貌年齡比實際年齡年輕得多。

2.唱歌的保健機製

歌唱時能促進大腦發生腦內阿片肽;歌唱時能調節植物神經,使體內激素的分泌趨於良性或平衡。

歌唱時能使肺活量增大,呼吸深長;歌唱時心髒功能變強,橫膈肌收縮有力。通常,人們的心肺功能隨年齡的增大而減弱,但經常唱歌,則能使人的心肺功能延緩衰老。

歌唱時能使人的血液循環加快,健康人平時心髒每分鍾輸出血液約3~5公升,唱歌時心髒每分鍾輸出血液可達20公升。

歌唱時多采用胸腹式呼吸,這對胸腔和腹腔的器官可發生交替式的按摩作用,不僅可增強心髒的功能,還對促進血液和淋巴液的暢通、腸胃功能的增強,新陳代謝的促進等都有益處。

3.哼唱有益身心

哼唱,即小聲地、漫不經心地輕聲哼唱歌曲、樂曲,或者任何別的帶節奏、旋律的東西。它不要求方式方法,不需要具備音樂素質,不講究藝術性,完全是自己隨心所欲下意識的感情流露。

倘若下意識的哼唱上升到有意識的哼唱,久而久之,也會對身心大有好處。其保健作用能使自己消除緊張焦慮心理,能使自己心氣平和,能調節植物神經,能發生腦內阿片肽,能使寂寞的生活充滿快樂。

倘若是一個不會唱歌、不善交際的人,不妨在生活中常常哼唱一些自己願意唱的、發自內心的東西,這對心身的健康也大有裨益。

人們常說:“是戲不是戲,自己取樂意”便是指此而言。

第四節書法與養生

書法藝術是我國特有的傳統文化,書法藝術更是一種高雅實用的養生文化。

1.書法益養生

書法益養生已被古今的書法家所證實。在曆代的書法家中,健康的長壽者能夠說很多。如:唐代歐陽詢活了85歲、虞世南活了89歲、柳公權活了88歲;明代文嘉活了83歲、董其昌82歲;清代時敏活了88歲、王石穀活了85歲、梁同書活了93歲;近代書法家孫墨佛活了102歲、蘇局仙活了10l歲;現在仍健在高齡書法家也比比皆是。

2.書法的養生機製

從生理方麵講,練習書法要有正確的姿勢,要做到頭部端正、兩肩齊平、胸背直張、兩腳平放在地,寫字時通過運動手、腕、肘、肩部及腰、腿、腳暗勁的發揮,從而使全身從頭到腳、從肩到手的關節肌肉都得到鍛煉,也相應地促進了人體的血液循環。很多有經驗的書法家,其書法的寫作過程,就像練氣功、打太極拳一樣,會使身體得到鍛煉。

從心理方麵講,習練書法和欣賞書法作品有移情性的作用,久而久之習練書法便會起到陶冶情操、調心養性的作用,能驅除不良情緒,能改善大腦皮質和植物神經功能,對神經功能紊亂有很好的調整作用。由此,學練書法可預防心身疾病的發生。

總之,學練書法是一種積極的休息,是一種有趣有益的養生活動。近代著名的書法家孫墨佛老人曾說過:“寫字能養神、長壽,每天寫上2個小時的字,會令人心曠神怡,久而久之身心受到良好的調整和鍛煉,自然就能保持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