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辛溫解表(3 / 3)

薑糖

原料:

薑塊、紅糖、糯米、熟食用油各適量。

製作過程:

1.薑塊去皮洗淨,用攪拌器攪至碎,調入少量清水,用紗布濾取薑汁。

2.用溫水將糯米淘洗4~5分鍾,瀝幹後入鍋以大火滲沙炒泡,出鍋後過篩去沙,磨成細粉。

3.鍋中注入適量清水,下紅糖熬化,濾去雜質,放入薑汁和糯米粉,以80~90℃繼續熬至半固態狀,即可出鍋。

4.用鐵鉤鉤住半固態糖漿,不斷拉抻,直至糖漿完全變硬,最後剪成細粒即可。

營養功效:

薑味辛性溫,有發散風寒、化痰止咳、溫中止嘔之效。

小貼士

高濃度的薑製品可以起到止痛片的作用,令關節炎患者減輕病痛。

蔥爆肉

原料:

豬肉200克,蔥白50克,食用油75毫升,香油、麵醬、味精、醋、醬油、花椒麵、鹽、薑絲各適量。

製作過程:

1.將淨肉切片,用麵醬和少許食用油拌好;蔥白切斜粗條。

2.炒鍋內加底油用旺火燒熱,將肉片下鍋炒散,待有六成熟時將蔥條、薑絲入鍋急炒幾下,依次加入醋、醬油、花椒麵、鹽、味精、香油,顛炒翻身,待蔥明脆即可。

營養功效:

香油中含豐富的維生素E,並含有40%左右的亞油酸、棕櫚酸等不飽和脂肪酸。經常食用香油可以防治動脈硬化。

小貼士

狐臭者不宜食蔥。

薄荷薑糖茶

原料:

薄荷5克,龍井茶10克,生薑汁半湯匙,糖適量。

製作過程:

1.用開水衝泡薄荷、龍井茶,加蓋焗10分鍾。

2.去渣,伴以薑汁、糖飲用。

營養功效:

清熱解表、祛寒和胃。可用於預防流感和風寒。薄荷味辛性涼,有消炎鎮痛的作用;薑汁味辛性溫,解表熱散裏寒;龍井茶清熱消食,提神利尿。

小貼士

小兒劑量減半。流感期間,每天一服,連服3天,有預防作用。

蒼耳子茶

原料:

蒼耳子、桑葉各12克,路路通、白芷各10克,桔梗15克。

製作過程:

清水3碗煎至1碗。早晚服用。

營養功效:

此茶養陰清肺,疏風散熱。蒼耳子味苦性溫,歸肺肝經,主治風頭寒痛、疥癬濕疹;路路通又名九孔子,有祛風活絡、利水通經之效。

小貼士

鼻竇炎者慎服。

薑醋豬蹄

原料:

豬蹄500克,雞蛋300克,子薑500克,甜醋1000毫升。

製作過程:

1.豬蹄斬件後用炭火除清豬毛,用清水浸約15分鍾,再用小刀刮淨。用煲煮清水5碗,水滾將豬蹄放入,加蓋煮約15分鍾,取出用清水漂淨腥味,再瀝水。

2.將薑刮淨,用刀麵拍裂,然後放入燒熱的鐵鍋中,把水分炒幹,至薑身出現焦黃色取出。

3.鍋中放入清水約2碗,加入雞蛋,把雞蛋煮熟後,去殼留用。

4.瓦煲抹幹,將豬蹄、薑、雞蛋和甜醋同時放入,加蓋以慢火煲。2小時後,關火燜,約1小時,再置火上煲約30分鍾即可進食。

營養功效:

甜醋與豬蹄同煲是借甜醋將豬蹄骨的鈣質溶出。在烹調中加入甜醋,既能殺菌、去毒,又能促進消化吸收。

小貼士

如果瓦煲內沾了水長了黴,就小心地用勺子將黴處理掉,然後再重新煲滾,晾涼存放。

蔥燒肉段

原料:

豬瘦肉300克,大蔥白200克,薑末、蒜片各少許,食用油1000毫升,料酒、醬油、糖、白醋、鹽、味精、澱粉各適量。

製作過程:

1.將肉切成小片,加入鹽、味精、料酒調味,掛“水粉糊”;大蔥白洗淨,切成3厘米長的段備用。

2.將肉片下入七成熱油中炸透,見呈金黃色時,倒入漏勺。

3.炒鍋上火燒熱,加入底油,下入蔥段、薑末、蒜片煸炒出香味,烹料酒、白醋,加入醬油、糖、味精,添少許湯,再下入炸好的肉段,燒至入味,勾芡,淋明油,出鍋裝盤即可。

營養功效:

蔥白發散風寒,有發汗解表的作用,但發汗作用較弱,故主要用於感冒輕症。

小貼士

蔥不可久煮,否則其揮發油等喪失殆盡。生吃蔥時,最好用開水燙洗後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