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含對葉百部堿、異對葉百部堿、次對葉百部堿、氧化對葉百部堿、斯替明堿、斯替寧堿等。
【性味歸經】性微溫,味甘、苦;歸肺經。
【功能】潤肺下氣止咳,殺蟲。
【養生禁忌】熱嗽、水虧火炎者禁用。
【選購保存】選購時以粗長、肥壯、色黃白者為佳。貯存時置通風幹燥處,防潮。
羅漢果糖茶
原料:
羅漢果三分之一至半個。
製作過程:
清水3碗煎至1碗,去渣飲用。
營養功效:
止咳散熱、潤肺寬腸。可用於肺熱咳嗽、咽幹口燥、百日咳、腸燥便秘、小兒頸淋巴腺炎等症。羅漢果味甘性平,歸肺、脾經。富含的D-甘露醇有止咳潤肺、治療腦水腫等作用。
小貼士
脾胃虛寒者忌服。
羅漢果五花茶
原料:
羅漢果1個,板藍根20克,菊花10克,茉莉花8克,金銀花5克,木棉花8克,甘草3克。
製作過程:
將所有原料加2000毫升水煮沸,轉小火煮30分鍾即可。
營養功效:
此茶生津止渴、清熱解燥、止咳化痰。羅漢果被人譽為“神仙果”,是桂林的土特產。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糖甙、果糖、葡萄糖、蛋白質及脂類等,營養價值非常高。
小貼士
外感及肺寒咳嗽者慎服。
蚌花蜜棗茶
原料:
蚌花25克(鮮蚌花60克),蜜棗5~6顆。
製作過程:
清水2碗煎至1碗飲用。
營養功效:
清肺化痰、涼血止血。適用於肺熱燥咳、吐血衄血、頸淋巴腺炎等症。蚌花又名蚌蘭花,味甘性涼,主治肺燥咳嗽;蜜棗味甘性平,潤肺和中。
小貼士
孕婦慎服;加豬瘦肉60克同煎,更有益氣之效功。
白石潤肺茶
原料:
白薇10克,石斛、地骨皮各12克,麥冬20克,仙鶴草15克。
製作過程:
1.頭煎,清水3碗煎至1碗。
2.二煎,清水2碗煎至大半碗。
3.分2次服用。
營養功效:
潤燥救肺,益陰止血。適用於燥熱傷肺引起的咳嗽痰少、潮熱盜汗等症。麥冬、石斛益肺養陰,地骨皮、白薇去肺熱,仙鶴草涼血止血。
小貼士
體虛咯血、無熱證者不宜服用。
桑菊香鼓茶
原料:
桑葉、菊花、香豉、梨皮各6克。
製作過程:
用適量沸水將原料泡燜10多分鍾即可。頻頻飲用,1日飲盡。
營養功效:
清熱解表、潤肺止咳。適用於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幹鼻燥、口渴等症。香豉性味苦寒,退熱而兼宣散;桑葉、菊花清涼辛散,發汗退熱;梨皮養陰生津,潤喉止咳。四藥相伍,清熱發散而無寒涼傷陽之弊。
小貼士
虛寒體質者慎服。
清肺茶
原料:
十大功勞葉30克,地骨皮15克,女貞子10克,甘草6克。
製作過程:
1.頭煎,清水3碗煎至1碗。
2.二煎,清水2碗煎至大半碗。
3.分兩次服用。
營養功效:
此茶滋陰潤肺,降燥止咳。適用於肺結核所致骨蒸潮熱、口幹煩渴等症。十大功勞葉味苦性寒,歸肝、胃、肺、大腸經,主治肺癆咳血、濕熱黃疸、風熱感冒等症;地骨皮泄肺熱、生津止渴;女貞子養陰平陰、解煩熱、除骨蒸;甘草和中。
小貼士
胃寒者不宜服用。
紫黃定咳茶
原料:
紫菀6克,黃精、百合各10克,百部、射幹各6克,甘草3克。
製作過程:
清水3碗煎至1碗,分兩次溫服。
營養功效:
潤肺解痙,化痰止咳。適用於咳嗽所致痰鳴音、麵部脹紅等症。百日咳乃由百日咳杆菌所致,而黃精、射幹、百部對此皆有較好的抗菌作用;百合潤肺解痙;紫菀祛痰減咳;甘草和中。
小貼士
肺虛氣弱者不宜服用。
金魚川貝茶
原料:
金銀花10克,魚腥草12克,川貝母6克,甘草5克。
製作過程:
清水3碗煎至1碗。
營養功效: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適用於病毒性肺炎引起的發熱口渴、痰黃咽痛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