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改革福利體係,建立健全社會保障製度
為了促進公平就業,實現企業職工的合理報酬,僅依靠單方麵的企業薪酬機製改革是不夠的,社會作為勞動保障的重要方麵也應當發揮其應有作用。勞動者之所以更傾向於選擇國有部門,一方麵是因為不同所有製企業的報酬機製不同,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國社會福利體係不完善,社會保障製度不健全。因此,改革福利體係,建立健全社會保障製度勢在必行。要明確政府的主導責任,在原有社會保障體係的基礎上,保留好的製度,去掉不合理部分,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障的受益群體範圍,更多地覆蓋非公有製經濟勞動力,從社會保障這一層麵促進就業和勞動公平。社會保障體係改革涉及麵廣,影響深遠,應妥善處理好各方麵關係,從有利於整體福利的原則上把握製度建設的方向。
3.消除勞動力流動壁壘,完善勞動市場機製
目前我國勞動力市場存在嚴格的市場分割,從整體上講,不同所有製之間壁壘森嚴,缺乏勞動力流動的活力,這使得人力資本無法得到合理配置,影響市場效率。因此,要努力消除勞動力流動壁壘,促進勞動力自由流動,實現人力資本的優化配置。要實現人才合理流動,第一,需要政府提供勞動市場信息,建立高效的就業信息網絡,消除信息不對稱造成的信息壁壘;第二,需要通過製定相關的法規條文,限製人為地分割勞動力市場和限製勞動力流動的行為,也要通過法律手段,消除阻礙勞動力流動的製度壁壘;第三,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勞動力流動機製,通過多種渠道、多樣方式,把合適的人才通過公平、合理、公開、透明的人才選拔程序配置到合適的崗位上,消除限製勞動力流動的渠道壁壘。
參考文獻:
[1]Blinder, A. S. Wage Discrimination: Reduced Form and Structural Estimates.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1973, Vol.8:436~455
[2]Oaxaca R.L. Male-female wage differentials in urban labor market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73, Vol. 14:693~709
[3]薛欣欣.我國國有部門與非國有部門工資決定機製差異的實證研究.產業經濟評論,2008,第1期
[4]陳弋,Sylvie Démurger,Martin Fournier等. 中國企業的工資差異
和所有製結構.世界經濟文彙,2005,第6期
作者簡介:楊成誌(1986.5- ),性別:男,民族:回族,籍貫: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職務:研究生,學曆: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業管理,作者單位:同濟大學中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