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大學生企業就業心理問題及解決思路的探究(1 / 2)

淺析大學生企業就業心理問題及解決思路的探究

經濟視野

作者:劉焱靈

摘 要:隨著大學生的逐年擴招,大學生人數日益增多。現代智能化發展的快速導致社會工作單位的減少,就業壓力增大。對於就業過程中,畢業生麵對就業壓力顯現出的心理問題,是高校就業工作中需要解決的重要工作。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對策

一、大學生就業存在的心理問題

1.期望和現實差距大。大學生在選擇職業的時候,通常眼高手低,對工作的期望值較大,但適合他們的職位往往偏低。一部分大學生,一門心思的追求那些職位高、社會地位高、甚至直接是領導崗位的工作。他們認為自己必須要找到這樣的崗位才能就業,一旦和想象有偏差,就會逃避事實,拒絕就業。這樣就業的難度就增加,很難找到理想的職業。

2.地域選擇傾向性大。對於西部地區或者偏遠山區有抵觸情緒,他們不願到這些需要人才和技術的地方就業。大學生對於那些經濟發展快,繁華地區,特別青睞。他們一味地追求收入和社會地位高的職業。近年來,社會考取事業單位和公務員單位,就像萬人過獨木橋一樣難。甚至一個崗位達到了1:9300的比例。但即使是這樣,也無法打消他們的熱情。大學生的這些心理問題,導致了他們高不成低不就的現狀。一些用人單位花重金都無法找到適合的人才,而有些崗位卻同時幾千人去爭取。

3.幻想依賴家庭就業。大學生在就業單位選擇上過分的依賴自己的父母和朋友。他們常常幻想不通過通過任何的考核就能直接進入用人單位。部分大學生沉浸在自我陶醉中,認為自己是大學生,比別人都強。一部分大學生是被就業,父母、家庭比他們就業,而他們自己認為自身的家庭條件優越,不願意就業走向社會。一部分大學生還幻想工作會主動找上門,不需要為找工作付出太多精力。

4.就業過程受創產生的自卑心理。剛畢業的大學生社會工作經驗不足,閱曆少,自身綜合素質較低,往往在選擇工作單位的時候眼高手低。這種現象直接導致大學生自信心理受打擊。他們不敢麵對殘酷的現實,不敢麵對正常的競爭,缺乏勇氣,選擇逃避,不去觸碰受傷的自尊心。這種自卑心理導致了大學生不能順利就業。

二、解決就業心理問題的思路

大學生就業過程中產生的心理問題,因從學生本身、學校、家庭和社會幾個方麵共同關注解決。

1.從社會和家庭層麵出發。社會應當給予學生一個公平的就業環境,不能說隻看重名牌大學的畢業生,而其他學生就一票否決。社會對於剛畢業的學生的要求不能和已經工作了幾年的一樣,給予他們機會很重要。人都會犯錯,都在錯誤中逐漸長大,成熟。當然嚴峻的就業壓力,要求畢業生增強自身素質,充分認識現實情況,做好求職道路上將會遇到挫折的心理準備,積極配合,實現順利就業。政府要加大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支持和鼓勵,政策扶植,多途徑的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

2.從學校層麵出發。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大學生數量逐年增加,而社會上的工作崗位無法滿足所有畢業生,就業壓力日益嚴峻。在激烈的就業壓力下導致了學生心理疾病的爆發。學校積極麵對就業壓力,客觀的幫助學生分析就業困難的原因,加強學生對未來的職業規劃,鼓勵學生走向基層,到社會需要他們的地方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學校應組建一支專業的心理谘詢隊伍,及時發現學生在心理上產生的變化,正確的引導他們麵對困難。學校改變對就業的認識,改善知識結構體係,開設畢業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對畢業生進行專門的就業心理輔導,把職業規劃教育融入到心理谘詢中來。通過暴露出來的心理問題,做專題報告,提前預防。學校通過各種多媒體形式進行引導。榜樣教育,通過展現自己學校曾經那些就業成功和已經在社會上有一定成就的同學,現實中的榜樣就是他們期待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