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地圖的發展戰略研究
經濟視野
作者:李楠
摘 要:隨著商業房地產行業近十年“黃金期”的快速發展,在商業地產項目開發建設的整個過程中,社會化分工越來越精細,上下遊關聯的不僅企業越來越多,而且聯係也越來越緊密,導致整個商品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情況,對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製定和整個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都會產生極為重大的影響。
關鍵詞:商業房地產;戰略;戰略地圖
一、研究背景
最近一次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已有將近七年的時間,總的來看,各國經濟複蘇的過程充滿艱辛,各國關於金融、產業結構的政策也始終在調整。去年,世界各國的經濟情況呈現出謹慎樂觀的態勢,在強烈的政策刺激下表現除了弱增長的格局,總體形勢表現的比較穩定。
戰略地圖作為一種富有實踐性、操作性的理論工具,企業麵對財務、客戶、內部流程,以及學習與成長等關鍵的整合和平衡,亟需一種簡單易行的工具,而戰略地圖即具備操作性和實踐性,是一個有效的戰略實施平台,能夠將管理者、員工有機的融合到企業發展戰略的製定和實施過程中,極大提高了績效評價和信息反饋的效率,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企業實施戰略管理,是企業一個本質上的飛躍。當一個企業成功地規劃和執行能夠創造價值的戰略時,體現出戰略競爭優勢就成為自然而然的事情。如何認清形勢,深入研究行業動態,分析市場發展方向,準確定位產品,發揮自身優勢,規劃和執行一套科學合理的發展戰略,就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
隨著房地產業“黃金期”的快速發展,在整個房地產項目開發建設過程中,在社會精細化分工的大背景下,上下遊關聯企業越來越多,聯係也越來越密切,行業的發展情況對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製定和產業結構調整都將產生重大的影響。
從行業的競爭態勢以及國家的調控政策來看,房地產市場己從過去的粗放發展進入了一個規範、精細化管理、致力打造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局麵,市場環境的因素、企業內部的組織情況將共同決定一個企業是否能長遠的持續發展。
三、國內外研究現狀
其實戰略研究在每個企業中都有或多或少的進行著,但是很多情況受製於管理者的能力、企業文化的建立、員工素質等等因素,戰略研究多是不成係統的,有很大的隨意性,缺乏持續性。即使有的企業進行了正式的、係統的戰略研究,卻不夠深入隻停留於表麵態度,並不能幫助企業取得競爭優勢、提升贏利能力,並最終獲得成功。
1.國外研究現狀。基於曆史和社會經濟發展等多種因素,戰略管理思想最早啟蒙和發展在上世紀出現在一些經濟發展的國家。企業戰略概念的雛形是在20世紀初,法國管理學泰鬥法約爾提出的。它認為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製室管理的五大職能,而計劃從現在的眼光審視,其基本內涵就是戰略。
到了上世紀的80年代,企業戰略管理理論取得了翻天覆地的發展,哈弗商學院的波特教授在《競爭戰略》和《競爭優勢》兩本書中提到,正是行業的吸引力是否強勁,企業的競爭地位是否處於主導地位,才迫使企業選擇和製定滿足自身長遠發展的戰略。企業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則必須為客戶創造更多的價值,並被客戶深深依賴。
2.國內研究現狀。目前,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範圍主流社會發展的基本聲音,此時的戰略概念更多的表現在經濟和社會發展領域。1982年,於光遠在經濟學著作《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在國最早提出了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概念,提到經濟必須同與之相關的教育文化觀念、科學技術、環境保護狀況、人口數量控製等因素綜合考慮在一起,同時,在核算國內生產總值的時候,也應當將環境損失在GDP中,這在GDP至上的年代是一種被刻意回避的見解,但到了今天,環保意識日漸受人重視,該理論也更顯精辟和富於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