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和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處在事業巔峰期的中年男性成了工作機器,經常感覺身心俱疲。而疲勞也正在成為中年男性健康的大敵。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全球約有35%以上的人處於疲勞狀態,尤其是中年男性人群疲勞狀態者高達60%~75%。專家們指出,持續過度疲勞、長期睡眠不佳後果嚴重,既引發慢性咽喉炎、頸部或腋窩淋巴結腫痛、肌肉酸痛、多發性非關節炎性關節疼痛、頭昏、頭暈、頭痛等病症,並最終導致免疫力下降;同時不可忽視的是,疲勞還可能引發“疲勞綜合症”,使處於性功能減退、煩躁、易怒、神經衰弱等“亞健康”狀態的人日益增多。一個統計結果是,我國中年男人患重病概率比女性高2~3倍。
由於社會角色使然,中年男性承擔著遠比女性為多的社會壓力、工作壓力、生活壓力;加之現代社會的高強度、快節奏,能有意識地放鬆和休息就顯得相當重要。事業有成、經濟與社會地位不斷升高時,更不能輕視疲勞的警報,要養成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適宜地分配時間、精力、體力,勿使勞動量超出自己身體的承受能力,讓自己長期處於持續過度緊張勞累的狀態中。中年男性不僅要做工作的強者,也要成為健康的強者。
即使再忙,也應注意勞逸結合,抽出時間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否則,過度疲勞就會嚴重損害身體。現代社會的“文明病”——運動缺乏症和透支現象,在中年群體中日益嚴重。工作強度、密度太大或持續時間太長,在還沒有恢複疲勞時便再一次投入工作都會帶來過度疲勞。疲勞積累到一定程度便帶來身體機能、免疫力和調節力的下降,各種各樣的病症也自然地紛至遝來,如失眠、神經衰弱、心肌損害、高血壓等。
對於那些工作生活壓力較大的中年男性,除了注意營養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外,堅持科學的體育鍛煉是保持健康的要素之一。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不但能增強體質,還能有效地緩解疲勞,調節身心。
中年男性進行體育鍛煉需注意以下幾點要求。首先是要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中年男性各器官、係統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變化,所以選擇的運動方式要廣泛,力求使全身各部位都參與運動,如步行、跑步、騎自行車、遊泳、小球類、登山等。時間緊張的上班族也可以利用工作間歇進行一些簡單可行的身體鍛煉,如做辦公室健身操等。另外應注意確定適宜的運動強度、鍛煉時間和鍛煉環境。專家特別指出,中年男性切忌突然的劇烈運動。因為激動和突然起動等不利因素結合在一起,對於潛在的心血管病人具有特別的危險性。
健康課堂:
除了適度的鍛煉和科學的飲食,中年男人在養生同時也要養性。工作壓力、家庭責任、人際關係等,使許多身心疲憊的男性在不知不覺中發現自己“性”趣全無,從而陷入“性沉睡”狀態。中年男性的“性沉睡”不僅會使自己的生活質量下降,還給家庭和睦留下了隱患。